[发明专利]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71266.X 申请日: 2014-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4045575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李群;王越;李晓雯;李子超;赵昔慧;倪偲;王剑平;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27/18 分类号: C07C227/18;C07C229/26;B01J29/14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张红凤
地址: 26607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两相 催化 合成 昆布 氨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高纯度昆布氨酸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相阶梯高温法制备超高掺杂镍Y分子筛,然后再将该超高掺杂镍Y分子筛通过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法制备高纯度的昆布氨酸(盐)。

背景技术

昆布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又叫海带、纶布、海昆布、裙带菜等,内含藻胶酸、氨基酸、多糖、甘露醇、叶绿醇和多种维生素及丰富的碘,它具有抗高血压、调节血脂、抗凝血、抗菌、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放射、抗疲劳、抗氧化、耐缺氧等多种药理作用。昆布氨酸又名N-三甲基赖氨酸,是昆布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可以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和脑溢血的发生,是国内外尚未上市的亟待开发的国家Ⅰ类新药。

昆布氨酸源于海藻,是天然药物,价值不言而喻。但在昆布中的含量极少,只有十万分之六到十万分之七,从原料中提取会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污染严重,因此科技工作者尝试采用仿生合成的方法来制备,日本科学家Takemoto(竹本)等首先利用L-赖氨酸仿生合成了昆布氨酸,其研究了昆布氨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竹本等.对海洋藻类的降压成分的研究Ⅱ:昆布氨酸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J].日本药学杂志,1964,84:1180-1182)。国内,孙世锡结合Takemoto方法,以L-赖氨酸为原料,用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采用沉淀分离操作,制备昆布氨酸并对其降压机理进行了研究(孙世锡,姚丽,刘惠霞等.降血压药物-褐藻氨酸合成方法的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1995,14(2):7-8)。

目前,昆布氨酸的制备方法中催化剂的选择尤为关键,而催化剂的选择需要从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来考虑,它的主要活性是分子筛的路易斯酸性质,包括酸的强度、酸量、分布、微孔结构等因素决定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大小。Na-Y型分子筛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目前Na-M-Y型分子筛的制备通常是在液相中进行的,其具体制备方法是:首先用硫酸铝溶液、硅溶胶、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晶种,陈化后作为下步反应导向剂;在导向剂的作用下,硫酸铝溶液、水玻璃、氢氧化钠混合液相反应,升温晶化为硅铝凝胶,烘干即为NaY型分子筛;掺杂原子也是在液相中进行的,例如把NaY型分子筛分别浸泡于浓度为0.1mol/L的FeCl3、CoCl2、NiCl2溶液中,搅拌、在室温下进行离子交换,当颜色不变时得到分子筛,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在100℃下烘干,分别得Na-Fe-Y,Na-Co-Y,Na-Ni-Y等掺杂分子筛。掺杂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上述制备方法存在三甲基化率低,一甲基化、二甲基化副产品较多、难以分离、纯度不高等缺陷,液体界面催化剂污染产品反而使得药物品质下降,这些技术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该天然药物的商品化进程。

表1各分子筛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催化效果

将上述催化剂分子筛应用于碳酸二甲酯三甲基化L-赖氨酸中来制备昆布氨酸,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果。以三甲基化率计,Na-Ni-Y掺杂分子筛最高、选择性最好,也说明掺杂率越高,催化效果越好,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知:6%的镍含量Na-Ni-Y掺杂分子筛催化效率以三甲基化率计最高,但仅能达到80%,粘稠的一甲基化、二甲基化等副产品仍高达20%,使得分离、提纯仍很困难,即使使用了离子交换柱,纯度仅能达到98.5%左右,而且使得三甲基化产物收率仅在40%左右。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我们积极寻求一种固相高效催化剂,并且选用固相催化剂运用到昆布氨酸的制备过程中,以提高昆布氨酸的纯度。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该方法选用自制的Na-Ni-Y型超高掺杂镍分子筛,其催化效率好,并将Na-Ni-Y型超高掺杂镍分子筛加入到液相氨水-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制备得到纯度大于99%的昆布氨酸(盐)。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其选用Na-Ni-Y型分子筛Ⅰ和六水氯化镍粉末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Na-Ni-Y型分子筛Ⅰ和六水氯化镍粉末按照重量比为1:1进行充分混合,对其混合物进行阶梯性加热后,降温、过滤、烘干后得镍含量在12-14%的Na-Ni-Y型分子筛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