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029.5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斯濠;梁志辉;曾燕艳;范洪波;刘啸天;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有序 介孔炭 识别 相中 超滤膜 污染物 方法 | ||
1.一种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一种水样分成若干份待测水样,并对其中一待测水样进行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种类及浓度;
(2)对前述若干份待侧水样进行编号,并采用不同孔径的有序介孔炭分别对该若干份待侧水样进行吸附处理,以得到若干份被吸附处理后的水样;
(3)对前述若干份被吸附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份待测水样中被吸附去除的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并记录不同编号待测水样中去除量最多的污染物种类;
(4)对前述若干份被吸附处理后的水样进行超滤膜过滤,记录不同编号水样的膜通量,并依据膜通量大小将其编号进行排序,膜通量大的水样编号其于步骤(3)中相应记录的去除量最多的污染物种类对膜的影响程度也大,则依据膜通量大小排序确定不同编号污染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程度,以识别该水样中的超滤膜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有序介孔炭与相应水样混合、搅拌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先分离被吸附处理后的水样的上清液,对上清液中污染物的种类及浓度进行分析;所述步骤(4)中,超滤膜对前述分离出来的上清液进行过滤,以记录前述不同编号水样的膜通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不同孔径有序介孔炭对水样进行吸附处理时的条件相同,即单位重量水样在吸附时所采用的介孔炭比表面积、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吸附过程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分析确定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时采用的检测方法为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能谱仪、激光粒度仪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有序介孔炭为模板法制备的有序介孔炭,其孔径均一,且孔径大小在2-50nm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超滤膜为板式超滤膜、卷式超滤膜、中空纤维式超滤膜、管式超滤膜中任何一种,其超滤膜材料为PVDF、PE、PS、PES中任何一种;所述超滤膜为复合膜或均相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样进行超滤膜过滤的条件相同,即过滤的压力、时间、温度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膜通量为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的透过液量、临界通量、极限通量中的任何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序介孔炭识别水相中超滤膜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有序介孔炭的孔径数值给相应的待侧水样进行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0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