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分离垃圾箱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2033.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阚梦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梦诗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过滤液体的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环保设备,公园、电影院、景区等公共场所,都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垃圾带有大量液体,如饮料瓶和吃剩的泡面,直接扔入垃圾箱中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有的会从垃圾箱的缝隙中流出,对环境造成破坏;二是会给清理人员带来困扰,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垃圾箱,可以有效将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垃圾清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垃圾箱,包括防护板和箱体,所述防护板和箱体之间设置投物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托盘和储液槽,所述托板为格状镂空结构,所述储液槽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箱体包括至少一个,相邻两个箱体之间设置隔板。
优选的,所述托盘包括矩形框架、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3根第一棱条和至少3根第二棱条,所述第一棱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棱条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棱条垂直于所述第二棱条。托盘的设置是为了承载固体垃圾,同时使液体垃圾流下至储液槽。
优选的,所述棱条中部设置金属毛刺。金属毛刺可以扎破塑料袋、纸袋等,使塑料袋或纸袋内的液体流出至储液槽,但是力道不足以扎破塑料瓶等容器,而瓶子里的液体也不易流出,不会对清理工作造成太大困扰。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为凹槽型结构,所述储液槽的槽壁贴紧箱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垃圾箱中设置托盘和储液槽,有效将固体和液体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在托盘上设置金属毛刺可以将塑料袋或纸袋戳破,从而将其中的液体流至储液槽进行回收,本发明的垃圾箱实现了固液分离,改善了环境卫生,减轻了清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固液分离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托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板,2-支撑柱,3-第一箱体,4-第二箱体,5-托盘,6-毛刺,7-隔板,8-投物口,9-第一储液槽,10-第二储液槽,51-第一棱条,52-第二棱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垃圾箱,包括防护板1、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4,相邻两个箱体之间设置隔板7。防护板1和箱体之间设置支撑柱2、投物口8。
以第一箱体3为例,箱体3内设置托盘5和储液槽9,托板5为格状镂空结构,如图2所示。储液槽9设置在托盘5的下方。
托盘5包括矩形框架、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3根第一棱条51和至少3根第二棱条52,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棱条51和第二棱条52分别为4根。第一棱条51之间相互平行,第二棱条52之间相互平行,第一棱条51垂直于第二棱条52。托盘5的设置是为了承载固体垃圾,同时使液体垃圾流下至储液槽。棱条中部设置金属毛刺6。金属毛刺6可以扎破塑料袋、纸袋等,使塑料袋或纸袋内的液体流出至储液槽,但是力道不足以扎破塑料瓶等容器,而瓶子里的液体也不易流出,不会对清理工作造成太大困扰。
储液槽9为凹槽型结构,所述储液槽的槽壁贴紧箱体。
箱体上设有门和把手,清理垃圾时可以将把手打开,然后取出储液槽将废液进行收集处理,取出托盘时,由于毛刺只位于托盘中部,所以握住托盘的边缘部位即可将其取出。
本实施例的两个箱体可以分别设置为可回收垃圾箱体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体。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未经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梦诗,未经阚梦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