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311.3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岗 |
主分类号: | A21B5/00 | 分类号: | A21B5/00;A21B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烤 装置 | ||
1.一种烧烤装置,包含上盖模块,食用模块,烧烤架模块,烧烤槽模块,储物模块和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模块为下方开口的立体形状,能够将其他模块罩在里面;
所述食用模块用于烧烤完毕之后食用烧烤的食品,包括主体板、与烧烤槽模块上部内侧配合的连接部、多个支架;
所述烧烤架模块用于架起所需烧烤的食品,包括固定在烧烤槽模块侧面的多个支撑柱槽、与支撑柱槽相接合的支撑柱、架在支撑柱之上的烧烤叉、与烧烤槽内侧固定设置的卡块、与卡块相配合的支撑横梁、固定在支撑横梁上的支撑柱槽;
其中所述与支撑柱槽相接合的支撑柱能够可拆卸的与支撑柱槽连接,支撑柱顶端为凹部,用于活动支撑烧烤叉;支撑柱两侧中下部固定挡块,用于固定支撑柱的位置;支撑柱外侧中上部设置止动孔块,用于承接烧烤叉的止动杆;
所述烧烤槽模块用于承接所需烧烤的食品以及其下部的燃料,包括烧烤槽外壳、风道,风口、承碳板,所述风道位于承碳板的下方,所述承碳板上开有通风孔;
其中所述固定在烧烤槽模块侧面的多个支撑柱槽,中部的支撑柱槽与支撑柱连接,其上架大烧烤叉,用于武火烧烤体积较大的食品;两侧支撑柱槽与支撑柱连接,其上架大烧烤叉,用于文火烧烤体积较大的食品;
其中所述固定在支撑横梁上的支撑柱槽为多个,中部的支撑柱槽用于支撑武火烧烤体积较小的食品,两侧的的支撑柱槽用于文火烧烤体积较小的食品;
所述储物模块位于烧烤槽模块下方并与其连接,包括储物外壳和一个或多个抽屉;
所述支撑模块用于支撑整个烧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架模块还包括挡油板和接油槽,所述挡油板既能够挡油又能够挡其他外部不洁物,所述挡油板与烧烤槽内侧固定设置的卡快相配合,接油槽位于挡油板的下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叉包括横向大烧烤叉和纵向小烧烤叉,横向的大烧烤叉活动设置在与固定在烧烤槽模块侧面的多个支撑柱槽相接合的支撑柱之上,用于烧烤体积较大的食品;纵向小烧烤叉活动设置在与固定在支撑横梁上的支撑柱槽相接合的支撑柱之上,用于烧烤体积较小的食品;所述烧烤叉在尾端设置摇动部件,使得烧烤叉能在支撑柱之上转动,烧烤叉与支撑柱相结合的部位设置烧烤叉的止动杆,当需要烧烤叉静止时,将止动杆与支撑柱的止动孔块相连接,从而使得烧烤叉静止;所述烧烤叉在顶端部分设置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上设置通孔,使得烧烤叉的各叉穿过通孔从而平衡烧烤叉,所述平衡梁的通孔侧部设置止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在烧烤槽模块侧面的支撑柱槽为三个,中部一个,两侧各一个,中部的支撑柱槽与支撑柱连接,其上架大烧烤叉,用于武火烧烤体积较大的食品;两侧支撑柱槽与支撑柱连接,其上架大烧烤叉,用于文火烧烤体积较大的食品;
所述固定在支撑横梁上的支撑柱槽为三个,中部的支撑柱槽用于支撑武火烧烤体积较小的食品,两侧的的支撑柱槽用于文火烧烤体积较小的食品。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碳板为厚铸铁板,设置多个通风孔用于风道与烧烤槽上部气流通畅。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撑立柱和位于支撑立柱下部的万向轮;所述支撑立柱位于储物模块下部,转动支撑立柱能够将其折叠;所述万向轮设置止动卡片。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模块侧外部设置扳手块或扳手槽,用于搬动上盖模块;所述烧烤装置除承碳板之外均为不锈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槽长度为900~1800mm,宽度为300~900mm,高度为200~400mm;所述储物槽高度为100~200mm;所述烧烤装置整体高度为400~900mm;所述风口宽度为100~200mm;所述抽屉宽度为200~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为焊接;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柱槽相接合是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所述定位装置为螺钉接合,并且通过螺钉定位支撑柱的上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烧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为焊接;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柱槽相接合是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所述定位装置为螺杆与通孔配合接合,支撑柱上设置多个通孔,支撑柱槽设置螺杆与其配合,通过螺杆通入不同的通孔从而控制支撑柱的上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岗,未经张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3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