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门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2653.5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洋 |
主分类号: | H04B10/114 | 分类号: | H04B10/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光 传输 设备 近场 识别 通信 系统 方法 门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方法,以及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近距离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项以手机为载体,把非接触式IC卡应用结合于手机中,以卡、阅读器、点对点三种应用模式,实现手机支付、行业应用、积分兑换、电子票务、身份识别、防伪、广告等多种应用服务。其中卡模拟业务是指手机终端可以模拟成为一张普通的非接触卡;阅读器业务是指手机终端可以读取非接触标签中的内容,例如虚拟书签、广告等;点对点业务指两个NFC设备可以近距离内互相直接传递数据,例如图片、音乐、铃音、日程表、通讯录、游戏等。NFC的显著缺点是:第一,通用性差,移动设备必须是带有NFC模块的,普通手机不可用;第二,兼容性差,由于近场通讯需要天线供电,而每款设备配备的天线材质/防干扰膜材质不同,从而带来兼容性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近距离通信手段也有声波和二维码通信,其中,声波通信是指通过声波传输来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但缺点是:由于采用声音进行设别,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下会有影响。而二维码通信,是用特定的集合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黑白相间的图形来传输信息数据,该技术由于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进行复制,因此复制成本低,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方面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其具备通用、兼容、安全和防干扰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以及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参数,闪光频率参数,闪光次数参数,或光谱。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送端为可发出光的屏幕或闪光灯;所述的接收端为可接受光的摄像头或感光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服务器,其与终端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服务器为云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或PAD。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一种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第一终端设备发起通信请求;步骤二,服务器处理通信请求,生成唯一光信号数据,并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密文光信号编码;步骤三,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光信号;步骤四,第二终端设备解析并到服务器查询光信号;步骤五,服务器认证并向第二移动设备下发命令,从而实现两个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和信息通讯。
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为移动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还提供了一种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备,具有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门禁设备,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的感光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门禁服务器,其与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通用性强,结构上包括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的发送端;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的接收端,不需要额外增配硬件便可实现彼此之间的识别通信;第二,兼容性好,通过多个参数配合实现两个设备的识别,改善兼容性不好的近场通讯方式;第三,抗干扰强,利用多个参数,防止由于光线杂乱/室外强光对设备形成的通讯干扰;第四,安全性高,利用服务器和客户端配合,生成动态的光信号,用于两个设备的识别,即使录像也没有办法进行复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采用光传输的设备间近场识别通信系统,所述的设备为终端设备,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包括:发送端,用于发射固定参数的光;以及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射的光,并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行解析。本发明的感光原理是:光传感器时刻监测环境亮度,把光信号转化为不同的电信号,进而识别光线的强弱。优选地,所述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或PA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洋,未经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旋转钢筋笼的装置
- 下一篇:双层可调刀架结构的气液增压组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