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及GaN基LED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2974.5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耿波;王厚工;赵梦欣;文莉辉;夏威;陈鹏;刘建生;丁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to 薄膜 沉积 方法 gan led 芯片 | ||
1.一种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利用射频和直流共溅射在基片表面沉积ITO缓冲层;
S200,利用直流溅射在所述ITO缓冲层表面沉积ITO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靶材的偏压为-5V~-150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射频功率为100W~600W,直流功率为5W~50W;
所述步骤S200中,直流功率为300~80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TO缓冲层与所述ITO薄膜层的沉积厚度之比为1:1.6~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TO缓冲层的沉积厚度为10nm~50nm,所述ITO薄膜层的沉积厚度为80nm~2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和S20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反应腔室中通入氧气和氩气;其中,通入的氧气流量为1sccm~10sccm,通入的氩气流量为150sccm~250sc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通入的氧气流量为5sccm,通入的氩气流量为200sccm;使用的直流功率为10W,使用的射频功率为300W。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00中,采用如下工艺参数:通入的氧气流量为5sccm,通入的氩气流量为200sccm;使用的直流功率为500W。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TO缓冲层的厚度为20nm,所述ITO薄膜层的厚度为100nm。
10.一种GaN基LED芯片,包括ITO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ITO透明电极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ITO薄膜的沉积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9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柔韧固化膜成型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防腐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