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3909.4 | 申请日: | 201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朝;曹福亮;沈加禾;张瑞丽;王艮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生物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是现存的最古老的的植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全世界利用银杏叶中的有益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防腐、植物保护、畜禽及水产养殖等领域。然而银杏叶在被提取物提取完就会弃之,变成废弃物,为此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又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中将银杏残叶应用于有机肥料的制备还未存在。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该具体过程为:
步骤a,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制作;
步骤a1,选取禽畜粪便,并自然脱水;在本发明中禽畜粪便含水量大于60%,脱水后含水量为50%;
步骤a2,将上述步骤a1制得的粪便与质量比为30%的银杏残叶、1‰的微生物菌剂混合;
步骤a3,将上述步骤a2的混合物发酵,翻料,熟化,干燥后进行粉碎包装,制得生物有机肥;
步骤b,在田间施肥2.5kg/m2,将制得的生物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2中,在温度为60℃左右的条件下堆制发酵。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2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菌坚强;该步骤中发酵60d,并定时补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30%银杏残叶为添加原料的堆肥中效果最为明显,微生物菌剂的添加对于堆肥的腐熟也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添加30%银杏残叶的堆肥处理,升温速度快,持续高温时间长,腐熟时间短。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各处理,升温较快,腐熟时间短,但持续高温时间也较短;添加1‰菌剂和30%银杏残叶的堆体全氮含量最高,说明其促进有机氮的分解作用大加之微生物菌剂的作用,使其堆体的反应速度加快,同时加快了腐熟速度,并且1‰的微生物菌剂量效果最为明显。
添加银杏叶和菌剂的有机肥对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的改良具有明显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未添加菌剂堆体温度的动态变化图;
图3为本发明添加菌剂堆体温度的动态变化图;
图4为本发明添加菌剂堆体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图;
图5为本发明添加菌剂的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全N的动态变化;
图6为本发明添加菌剂堆体种子发芽指数(GI)的动态变化图;
图7为本发明不同肥料不同施肥量对田间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图;
图8a为本发明施加C肥后对植物全N含量图;
图8b为本发明施加C肥后植物全N及吸收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的制作过程为:
步骤a,银杏残叶生物有机肥制作;
步骤a1,选取禽畜粪便,并自然脱水;在本发明中禽畜粪便含水量大于60%,脱水后含水量为50%;
步骤a2,将上述步骤a1制得的粪便与质量比为30%的银杏残叶、1‰的微生物菌剂混合,在温度为60℃左右的条件下堆制发酵;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菌坚强;该步骤中发酵60d,并定时补水;
步骤a3,将上述步骤a2的混合物发酵,翻料,熟化,干燥后进行粉碎包装,制得生物有机肥。
步骤b,在田间施肥2.5kg/m2,将制得的生物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银杏残叶和秸秆来自邳州市,银杏残叶为工厂提取后叶渣。猪粪来自泗洪农场养猪场。微生物菌剂名称是菌坚强。
原材料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堆肥原料特性
按照上述方法制得有机肥后,堆肥处理设计:
(1)未添加菌剂的银杏残叶堆肥:
本试验设2个处理,底料均猪粪和秸秆和少量无机材料,各处理均堆为半径1m高1.5m圆锥体形堆体(银杏叶添加百分比为底料的干重的总质量比)。
处理1(代码GP)在试验初期添加30%银杏残叶+猪粪+秸秆
处理2(代码P)在试验初期添加秸秆+猪粪(无残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