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234.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7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0 | 分类号: | H01M4/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多孔 流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①、以质量比为3~9:1~7的氧化镍和石墨作为起始材料,添加造粒溶剂进行造粒,获得混合粉体,造粒溶剂为PVA溶液、PMMA溶液、PVP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②、将混合粉体压制成生胚体,生胚体于1000~1600℃下煅烧3~20h,获得胚体;
③、将胚体在含有还原气氛的载气中于400~600℃下还原3~3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的造粒溶剂的浓度为3~10wt%。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的混合粉体压制的压力为10~16Mpa,生胚体呈圆片形状,直径为13mm,厚度为1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的还原气氛为氢气、甲烷、乙烷、酒精、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载气为高纯氮气或高纯氩气。
5.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
2)、将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与粘接剂、造孔剂混磨后均匀涂在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表面,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于300~800℃下烧结3~20h。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为氧化镍、氧化锰、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钴、四氧化三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松油醇,造孔剂为乙基纤维素和/或羧甲基纤维素。
8. 一种磷酸铁锂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
2)、将锂源、铁源、磷酸根溶液与有机络合剂均匀混合后,涂敷在锂离子电池多孔镍集流体表面;n(Fe):n(PO43-):n(Li):n(有机络合剂)=0.97~1:1:1~1.05:0.005~0.1;
3)、陈化,然后将物料于500~800℃煅烧3~30h。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磷酸铁锂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为醋酸锂、氢氧化锂、草酸锂、碳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铁源为硝酸铁、柠檬酸铁、柠檬酸铁铵、醋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磷酸根溶液为磷酸、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有机络合剂为甘氨酸、柠檬酸、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磷酸铁锂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敷是采用丝网印刷法、共沸法或真空抽滤法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