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机射频调控的分区域多片除尘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4357.9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昊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H02S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主机 射频 调控 区域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尤其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玻璃板往往容易积灰尘,灰尘会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太阳能电站的发电效率。目前,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除尘方式主要依靠风力除尘、超声波除尘、刮板式除尘等几种方式,上述除尘方式的主要缺点是:风力除尘与刮板式除尘的可靠性不高、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并且在恶劣环境下无法使用;超声波除尘的缺点是成本高、易用性差。
目前已出现的电磁平面除尘装置,采用灰尘检测传感器及成对的电极,通过检测灰尘量对电极施加交流电,利用静电力使粉尘被清除;这种除尘装置使用时,由于在每对电极上施加固定大小的交流电,其可控性差,不能灵活调整,导致能耗和成本高,灰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不高,不能准确地控制除尘操作,导致除尘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基于主机射频调控的分区域多片除尘系统,其具有控制灵活、检测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主机射频调控的分区域多片除尘系统,包括多片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上分别装置有玻璃保护层;
所述玻璃保护层的下表面分为多个除尘区域,所述除尘区域上分别装置有多根平行的电极;电极的端部连接高压除尘模块,所述高压除尘模块包括切换器、高压开关、高压切换模块及高压供电模块,所述电极通过切换器与高压开关连接,高压开关电连接高压切换模块,高压切换模块通过高压供电模块供电;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功率检测模块,功率检测模块将检测的功率数据传递给数字处理与控制模块,所述数字处理与控制模块通过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高压切换模块连接;所述数字处理与控制模块通过RF传输模块与主机连接,主机中装置有实时数据处理模块,实时数据处理模块将功率检测模块检测的功率数据进行多次对比并多次实时调节高压切换参数得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并将最大输出功率下的高压切换参数通过RF传输模块传递给数字处理与控制模块,数字处理与控制模块通过智能控制模块控制高压切换模块;所述高压切换参数包括高压数值、开关频率及开关电极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每片太阳能电池板分为多个区域进行除尘,以较低的功率实现较高的除尘效果;通过检测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采用主机远程控制高压除尘,避免了线缆的限制,提高了操纵性能;主机对高压数值、开关频率及开关位置进行单独调节或者组合调节,通过高压切换模块对电极上交替施加高压,电极之间产生波动的静电场,有效地去除了玻璃保护层上的灰尘,具有可控性好、调整灵活的特点;多片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采用级联的方式连接,由单个智能控制模块即能对每片太阳电池板进行除尘,简化了除尘操作、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片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发明包括多片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1上分别装置有玻璃保护层2;
所述玻璃保护层2的下表面分为多个除尘区域21,所述除尘区域21上分别装置有多根平行的电极3,电极3的端部连接高压除尘模块4;所述高压除尘模块4包括切换器41、高压开关42、高压切换模块43及高压供电模块44,所述电极3通过切换器41与高压开关42连接,高压开关42电连接高压切换模块43,高压切换模块43通过高压供电模块44供电,高压切换模块42对电极3上交替施加高压,电极3之间产生波动的静电场,玻璃保护层2上的灰尘经静电场极化后浮起并波动脱落;切换器41的作用是将高压切换模块43在除尘区域21中切换,通过较低功率实现较高的除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昊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昊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