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类BRAF基因突变检测引物对和探针及其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74543.2 申请日: 2014-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4017887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曾庆;张颖芬;张中满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王基才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开***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类 braf 基因突变 检测 引物 探针 及其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检测试剂,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人类BRAF基因突变检测引物对和探针及采用该引物对和探针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BRAF基因,全名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V-Raf)致癌同源体B1,是RAF基因家族成员,编码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癌基因RAS的效应器,也是MAPK级联信号转导组件,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参与调控细胞内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BRAF基因突变引起的持续激活可使MEK/ERK信号转导紊乱,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出现恶性转化,如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均存在不同比例的BRAF突变。约80-90%的BRAF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15的1799位核苷酸上,T突变为A,导致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V600E)。

BRAF基因体细胞突变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比较多见,BRAF V600E突变被认为是PTC最常见的可遗传变异,癌症数据库(COSMIC)在其网站上发表报告显示,78000例存在BRAF基因突变的样本中超过95%为V600E突变。BRAF基因突变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的驱动性突变,已经成为PTC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诊断和病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BRAF基因突变率在PTC中高达44%,具有很好的诊断意义。BRAF基因突变阳性的甲状腺癌病人较突变阴性病人预后不良。

在黑色素瘤的研究中发现,约50%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生了BRAF V600E突变,在一些研究中其突变率甚至高于60%。2011年,首个新型BRAF V600E靶向抑制剂威罗菲尼(Vemurafenib)被FDA批准上市,它能选择阻断RAF/MEK/ERK通道,抑制BRAF突变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疗效显著,与放化疗相比能够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在结直肠癌研究中,BRAF基因突变是结直肠肿瘤预后较差的一个生物标志物,以及区分散发性结直肠癌与Lynch综合征的分子指标。此外,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对EGFR靶向药物可能存在原发耐药,因此,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13)建议,在使用爱必妥(Cetuximab)或帕尼单抗(Panitumumab)等靶向药物时,对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进一步检测BRAF基因状态。

目前,对基因突变的检测分析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测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基因芯片、液相芯片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尚有待改进和标准化。

1.直接测序:Sanger测序法因为可以读到DNA每个碱基的变化,目前被认为是检测基因突变的金标准方法。但是,因为灵敏度低(检测突变灵敏度约为20%),检测异质性较高的临床肿瘤组织样本时假阴性率高。同时,测序步骤繁琐、耗时长,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检测周期长,多限于在科研单位进行,大多数医院都无法独立完成检测,不易于形成标准化操作、适合临床单位应用的体外诊断产品。

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该方法成本低,对检测设备要求低,突变基因的检出限在5~10%。但是,劳动强度稍大、需专业的技术人员、不适于高通量检测和大规模临床应用。

3.SSCP、DHPLC、基因芯片、液相芯片等方法操作复杂、对设备要求高,仅在科研单位实验室应用,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效果更好、特异性高、漏检率低的人类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引物对和探针。

本发明的所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捷、特异性高、漏检率低的人类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试剂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类BRAF基因突变检测引物对和探针,用于荧光PCR检测,所述引物对和探针的序列如下:

所述引物对包括针对涵盖BRAF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对和监控样本DNA质量的内控引物对,所述特异性引物对为:

B-AR-F:GTGATTTTGGTCTAGCTACACA<SEQ ID:1>,

B-AR-R:CTAGTAACTCAGCAGCATCTCA<SEQ ID:2>;

所述内控引物对为:

B-IC-F:ATTGTTACCCAGTGGTGTGA<SEQ ID: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好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