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在冬季成熟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5542.X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姝杰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74100 云南省丽***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冬季 成熟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莓反季节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在冬季成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全国蓝莓主要产区在东北,成熟期集中在7-8月份,云南蓝莓从4月下旬到10月份成熟,11月到次年3月全国都没有蓝莓鲜果。大洋洲和南美洲12月-2月有蓝莓成熟,可是由于运距远,加上蓝莓保鲜难的原因,运输到我国的蓝莓鲜果在超市中经常出现脱水、霉变等的问题。
由于蓝莓开花结果必须要低温处理。在自然状况下,气温11月才开始降温,低温处理1个月后才能升温。中国蓝莓主产区辽宁的庄河暖棚种植最早在4月下旬成熟,黑龙江鸡西温室种植最早在6月成熟。因此,蓝莓冬季成熟是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在冬季成熟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能使蓝莓在冬季成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蓝莓在冬季成熟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培育壮苗:在2月份,将蓝莓修剪后种植在pH为4.5~5.5的营养土中,然后每月浇一次腐殖酸复合肥,每2~3天浇一次水,培育8个月;所述培养土由以下体积份数的组份组成:菜园土1~3份、锯木1~3份和有机肥1~3份;在调节营养土的pH时,可通过硫磺粉等进行调节。经研究发现,蓝莓需在pH为4.5~5.5的营养土中才能生根,利于壮苗。
b、低温冷藏:将上述壮苗好的蓝莓置于≤7.2℃的环境中进行休眠25~35天;
c、保温棚种植:将休眠结束的蓝莓种植于温度≤15℃的保温棚内且保持5~7天,然后将保温棚内的温度升高至18℃~22℃保持5~7天,再将保温棚内的温度升高至23℃~30℃保持15~20天,随后蓝莓开花;蓝莓花期结束后,将保温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施肥,浇水,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培育壮苗的时间为每年的2月1日~2月15日。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休眠的时间为30天。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施肥按照每株蓝莓施用1千克有机肥的量来进行,每周叶面喷施重量比为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一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栽培方法得到的蓝莓。
本发明中,所用的腐殖酸复合肥购自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得蓝莓于冬季(每年的1月至2月)国内没有鲜果的时间开始成熟,且产量大,种植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实施例1:
a、培育壮苗:在2月5日,将蓝莓修剪后种植在pH为5的营养土中,然后每月浇一次腐殖酸复合肥,每2天浇一次水且浇透,始终保持土壤潮湿,培育8个月;所述培养土由以下体积份数的组份组成:菜园土1份、锯木1份和有机肥1份;在调节营养土的pH值时,可用适量硫磺粉来进行调节。
b、低温冷藏:将上述壮苗好的蓝莓置于7.2℃的环境中进行休眠30天。
c、保温棚种植:将休眠结束的蓝莓种植于温度15℃的保温棚内且保持7天,然后将保温棚内的温度升高至20℃保持7天,再将保温棚内的温度升高至30℃保持16天,随后蓝莓开花;蓝莓花期结束后,将保温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6℃,施肥,浇水,于1月28日的寒冬季节蓝莓果实成熟。所述步骤c中施肥按照每株蓝莓施用1千克有机肥的量来进行,每周叶面喷施重量比为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一次。
实施例2:
a、培育壮苗:在2月1日,将蓝莓修剪后种植在pH为5.5的营养土中,然后每月浇一次腐殖酸复合肥,每3天浇一次水且浇透,始终保持土壤潮湿,培育8个月;所述培养土由以下体积份数的组份组成:菜园土3份、锯木2份和有机肥1份;在调节营养土的pH值时,可用适量硫磺粉来进行调节。
b、低温冷藏:将培育壮苗好的蓝莓置于7℃的环境中进行休眠3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姝杰,未经朱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5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倍体藏红花种质资源的创制方法
- 下一篇:可可茶嫁接普通茶的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