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5917.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密码 输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该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基于触摸屏,主要特征为将电子密码输入字符的空间位置也作为一种密码信息,从而增加了电子密码输入的空间维度,提高密码锁的破解难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由一系列字符排列组成。只要在输入装置上按顺序键入密码字符,检验完全一致后,即认为密码匹配,进而驱动锁机构打开密码锁。此类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仅是字符的线性排列,通过追踪手指和指纹的生物信息,或者根据密码词典,就有被破解的可能;同时,输入形式单一,方式固定,信息输入模式属于一维,仅为依次输入,技术含量低,破解容易,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该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在输入字符个数不变的前提下,引入字符的空间位置信息,拓展了信息输入的维度,提升了密码的破解难度,从而大幅提高了密码锁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解决所述输入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子密码输入方法,该输入方法以触摸屏为输入介质,并将密码字符的二维空间位置作为一种新的密码信息加入到原有的字符排列所具有的密码信息中,定义密码字符数为n个,第i个字符的二维空间位置定义为(xi,yi),使输入密码由原始的n个字符组合,变成n个字符组合外加2n个数字的组合,密码长度增加至3n;
所述密码的二维空间位置包括固定的图案模式和灵活的自定义模式:所述图案模式包括字符轮廓、数学多边形、动物外形和植物外形;所述自定义模式根据用户自定义的空间位置排序排列的图案进行输入。
本发明解决所述输入装置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子密码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根据本发明所述电子密码输入方法设计,包括以导线或插针方式接触连接的触摸屏,支持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整个平面内具有二维空间位置信息,且能够在点选输入字符排列的密码信息过程中,隐性地同时添加二维空间位置密码信息,使输入密码由原始的n个字符组合,变成n个字符组合外加2n个数字的组合,密码长度增加至3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子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基于触摸屏的输入方法,引入输入密码字符的空间信息,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和空间次序信息,杜绝了基于手指和指纹的生物信息的密码破解方法,同时增加了信息输入的维度,大幅提升了密码锁的破解难度,安全性明显提高。在密码输入的过程中,本发明引入密码的各个字符的空间位置信息作为密码的隐性密码信息,结合点选密码字符的密码输入,大幅提升了电子密码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一种实施例(正五边形)的触摸屏输入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密码输入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三维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密码输入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密码输入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密码匹配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电子密码输入方法(简称输入方法,参见图1、4),该输入方法以触摸屏1为输入介质,并将密码字符的二维空间位置作为一种新的密码信息加入到原有的字符排列所具有的密码信息中,定义密码字符数为n个,第i个字符的二维空间位置定义为(xi,yi),使输入密码由原始的n个字符组合,变成n个字符组合外加2n个数字的组合,密码长度增加至3n。
所述的二维空间位置信息,是指输入的密码字符位置在空间上具有图案排列,包括字符位置构成的图形信息和字符输入的顺序信息。在原有密码的顺序输入的模式下,引入二维空间位置信息,等同于增加了隐含的密码信息,此时的密码锁,只有在字符的完全匹配的前提下,且还要保证字符的空间位置以及字符输入的顺序完全一致,支持模块方可驱动锁开关机构打开密码锁。
本发明输入方法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密码信息的输入顺序有三种:顺时针输入、逆时针输入和自定义顺序输入。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二维空间位置的信息量,提高输入信息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5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点触碰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提供对应联络数据于电子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