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完井装置和隔热完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6147.3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岳慧;段友智;庞伟;姚志良;侯倩;吴俊霞;朱明;李晓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24;E21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完井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隔热完井装置进行隔热完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热开发以及稠油热采井通常需要向井筒内注入蒸汽,这要求井筒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隔热较好的井筒可以降低蒸汽沿井筒壁的热量损失保证注入地层的蒸汽干度和热焓,提高热采效果。研究采收率与井底干度的关系可以看出:要取得较高的采收率,井底蒸汽干度要保持在40%以上。
目前的井筒隔热装置可概括分为两类:一类是油管隔热;一类是套管隔热。对于这些井筒隔热装置,由于存在接箍,在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后,隔热效果会变差,热损失严重。
因此,需要一种隔热效果良好的隔热完井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隔热完井装置。这种隔热完井装置的隔热效果好,并且易于更换。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隔热完井装置进行隔热完井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隔热完井装置,包括:外套管,该外套管包括处于其上游部的隔热区和与隔热区相邻并处于隔热区下游的对扣区,设置在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内套管包括处于其下游部的与对扣区配合的对扣配合区和处于对扣配合区上游的隔热配合区,在将内套管安装到外套管内之后,对扣配合区与对扣区接合,隔热配合区与隔热区之间形成连续的隔热腔。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仅通过外套管和内套管的配合形成隔热腔,并且隔热腔为连续。这种隔热腔使得内套管内的热量必须经过隔热腔传导,而没有其他传热元件,大大降低了内套管内的热量向外传导,减少了热量损失。在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后,隔热腔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此隔热完井装置仍会保持良好的隔热效果。此外,本发明的隔热完井装置包括的部件较少,制造成本低,使用也较为简单。当油井报废后,还可以将内套管取出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同样也能方便地更换内套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隔热区的内表面上和/或隔热配合区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热反射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热反射层由隔热区的内表面上和/或隔热配合区的外表面上的银镀层、铝镀层、锌镀层和铝箔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这种热反射层的亮度很高,大大降低了隔热区的内表面和/或隔热配合区的外表面的黑度,从而降低了热辐射,进而大大降低了内套管内的热量向外传导,减少了热量损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热区的内径大于对扣区的内径,隔热配合区的外径小于对扣配合区的外径,对扣配合区与对扣区通过螺纹相连。螺纹连接能够方便地在井口转动内套管,从而实现将对扣配合区与对扣区相连。此外,通过计算内套管的转动圈数,能够确定对扣配合区与对扣区是否达到预定的连接牢固程度,方便了施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内套管的隔热配合区处设置有扶正器。通过这种结构,在将内套管装配到外套管的内部后,扶正器会存在于隔热腔内部,使得内套管在外套管内居中,方便随后的施工过程。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扶正器为非金属扶正器,以减少热量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套管还包括处于对扣区下游的安装区,内套管还包括处于对扣配合区下游的安装配合区,在将内套管安装到外套管内之后,安装区与安装配合区相接合。通过在外套管上设置安装区,在内套管上设置安装配合区,使得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不但通过对扣区和对扣配合区彼此相连,还通过安装区和安装配合区彼此相连,使得内套管能更稳定地处于外套管的内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安装配合区与安装区的接合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件。环形密封件能防止在固井期间水泥浆进入安装配合区与安装区内,使得内套管不再保持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使用根据上文所述的隔热完井装置进行隔热完井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向井内下入外套管;步骤二:向外套管内下入内套管,并且使内套管的对扣配合区与外套管的对扣区相接合,在隔热配合区与隔热区之间形成连续的隔热腔;步骤三:对外套管固井;步骤四:在井口对内套管施加拉力,以将内套管拉长。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形成了连续的隔热腔,而没有其他传热元件,大大降低了内套管内的热量向外传导,减少了热量损失。此外,在完井之后,蒸汽通道为全通径,降低了注汽摩阻及注汽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套管的增长量与内套管的原始长度之比为0.0001到0.001。通过预先拉长内套管,可大大减小在输送蒸汽时内套管受热而产生的长度增加。这样就避免了多轮次蒸汽吞吐造成的内套管多次长度变化,也就避免了对隔热完井装置的破坏作用,延长了隔热完井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现场更换悬挂器的单级套管头
- 下一篇:一种防尘效果好的液压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