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萃取分离低芳烃石脑油中芳烃的复合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6569.0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东;李晶晶;赵千舒;卿大咏;陈瑾;袁娇阳;张永汾;陈露;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21/16 | 分类号: | C10G21/16;C10G21/20;C07C7/10;C07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分离 芳烃 石脑油 复合 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芳烃抽提的复合溶剂。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从低芳烃石脑油(芳烃的体积分数<20%)中萃取分离芳烃所用的复合溶剂。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控制指标的日趋严格和清洁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低芳烃含量的燃料油、溶剂油等也需要进一步脱芳烃。目前,针对低芳烃的石脑油,工业上一般采用加氢精制和液-液萃取技术分离芳烃。以金属或非金属为催化剂对石脑油进行催化加氢脱芳可以将芳烃脱至0.001~0.01w%,但芳烃被转化,其经济价值无法体现。液-液萃取脱芳技术因具有操作条件缓和、萃取剂可循环利用、可得到芳烃副产品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液-液萃取分离芳烃需要同时关注萃取剂对芳烃的选择性与溶解度,同时希望对非芳烃的溶解性能越低越好,单一萃取剂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复配萃取剂的方式取长补短。已工业化的复合溶剂脱芳烃技术国外有美国GTC技术公司开发的GT-BTX芳烃抽提蒸馏技术,已建有4套工业化装置。国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环丁砜抽提蒸馏(SED)技术,采用环丁砜添加一种助溶剂的复合萃取剂,提高了苯的收率,有效降低溶剂回收温度,减少环丁砜的劣化。
US20100243533公开了一种液-液萃取复合溶剂,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助溶剂,还可添加少量水,与N-甲基吡咯烷酮-水复合溶剂相比,助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提高了脱芳油收率。US4013549公开了一种以N-甲基吡咯烷酮和苯酚的混合物为复合溶剂,萃取分离润滑油料中芳烃类组分,以改善润滑油料质量。
CN1393507A公开了一种利用抽提蒸馏分离芳烃的复合溶剂,包括主溶剂、助溶剂和改性剂。主溶剂和改性剂分别选自环丁砜、N-甲酰基吗啉或N-甲基吡咯烷酮,但改性剂的酸碱性与主溶剂相反,助溶剂为C8–C11芳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具有不同碳数芳烃的混合物,该复合溶剂用于抽提蒸馏回收芳烃,可缓和溶剂回收操作条件,提高芳烃回收率,并使回收的芳烃呈中性。但加入的助溶剂选择性偏低,且沸点一般低于200℃,用于抽提蒸馏分离芳烃时的损耗量较大,不适于宽馏分的抽提蒸馏。
目前,已经工业化的液-液萃取溶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适用于低芳烃原料油,使得产品油收率低,芳烃选择性差,剂用量大。因此研发一种适合低芳烃石脑油分离芳烃的萃取剂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从低芳烃石脑油(芳烃的体积分数<20%)中萃取分离芳烃,且具有芳烃选择性高、非芳烃溶解度低、热稳定性好、回收方便的特点,特提供一种萃取分离低芳烃石脑油中芳烃的复合溶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萃取分离低芳烃石脑油中芳烃的复合溶剂,是由主溶剂和助溶剂组成。该复合溶剂所用溶剂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质量以克为单位,主溶剂是用碳酸丙烯酯,用量为55-95%;助溶剂是用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二甲亚砜、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或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2-4种溶剂,用量为5-45%;其配制方法是:先按用量的55-95%的量取主溶剂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5-45%的助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制得本复合溶剂。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溶剂中主溶剂在复合溶剂中占多数,决定了整个溶剂的主要性质,助溶剂的加入,可增加主溶剂对芳烃的溶解能力,形成具有高芳烃选择性、低非芳烃溶解度的复合萃取剂。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溶剂可处理芳烃含量较低的石脑油。与用单一溶剂进行的液-液萃取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溶剂可减少溶剂的用量,提高芳烃的萃取量。
本发明利用原料中各组分在复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目的,芳烃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和选择性最高。将要萃取分离的汽油或烃类混合物加入到复合溶剂中,搅拌使之充分的混合,静止,分出上层含芳烃量很少的汽油或烃类混合物。下层的富溶剂层经过减压蒸出芳烃,复合溶剂可循环利用。
使用本发明复合溶剂进行低芳烃石脑油中芳烃的萃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铜氨纤维高密仿真丝大提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炉的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