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厢式运输车、厢体及其底侧梁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7631.8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浩;宋祖兴;朱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邢雪红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车 及其 底侧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及其底侧梁。
背景技术
厢式运输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其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厢式运输车的厢体通常包括:一底架、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位于侧板的前端的前墙、位于侧板的后端的后墙以及位于侧板顶部的顶板。底架包括:沿横向设置的底横梁、铺设在底横梁上的底板和沿纵向设置并位于底架宽度方向两侧的底侧梁。一般的,现有的底侧梁呈C型截面结构,其包括一上翼板、一下翼板和一腹板,底架上铺设的底板通常与底侧梁的上翼板对接或者搭接,侧板与底侧梁上翼板焊接。在装卸货物和运输的过程中,货物与侧板产生撞击,且集中在侧板下端0~300mm高度范围内,由于侧板为薄板,撞击后容易导致侧板变形、油漆开裂及锈蚀。
为避免上述情况,通常会在箱内四周紧贴底板焊接高度为200~300mm、厚度为2~3mm的防撞板,防撞板与侧板进行点焊固定。上述方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货物与侧板的撞击,但防撞板与侧板点焊固定,防撞板长期承受货物的撞击容易脱落,且不便于后期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厢式运输车厢体的侧板被撞击后容易导致变形、油漆开裂及锈蚀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厢体被撞击后导致侧板变形、油漆开裂及锈蚀的底侧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底侧梁的厢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底侧梁的厢式运输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侧梁,用于厢式运输车,包括一长条形的基体和由所述基体向上延伸而形成的长条形的防撞部,所述防撞部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凸筋。
所述的底侧梁,所述防撞部包括:一长条形的防撞板和位于所述防撞板顶部的上翼板,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防撞板的长度方向上并延伸至所述防撞板长度方向的两端。
所述的底侧梁,所述防撞板为波纹板,其包括交替布置的至少一波峰部和至少一波谷部,所述凸筋为所述波峰部。
所述的底侧梁,所述凸筋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或半圆形。
所述的底侧梁,所述上翼板和所述基体之间设置至少一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C形、矩形或Ω型。
所述的底侧梁,所述基体的截面呈C形,所述基体包括一中间板、一与所述中间板平行的下翼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中间板与所述防撞板的下端相连,且所述上翼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下翼板位于所述防撞板的同一侧。
所述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由钢材经罗拉、挤压或折弯加工而成。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厢体,包括一底架、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位于所述侧板的前端的前墙、位于所述侧板后端的后墙以及位于所述侧板顶部的顶板,所述底架包括沿横向设置的底横梁、铺设在所述底横梁上的底板和沿纵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底架宽度方向两侧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为上述的底侧梁,所述底侧梁的防撞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所述的厢体,所述底侧梁的上翼板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基体与所述底板、所述底横梁固定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厢式运输车,包括车头、位于所述车头后方的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方的上述的厢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底侧梁因在基体上方设置有防撞部,且该防撞部设置有凸筋,使得该底侧梁具有良好的抗撞击能力,且本发明的底侧梁的防撞部是由基体向上延伸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使得防撞板不易脱落。
本发明的厢体因采用上述底侧梁使得货物对厢体进行撞击时,由现有技术中的货物对侧板的撞击转化为对底侧梁的撞击,而上述底侧梁具有良好的抗撞击能力,进而有效缓解货物对厢体撞击所导致侧板变形、油漆开裂、锈蚀的情况。
本发明的厢式运输车因采用上述底侧梁,增强了抗货物撞击能力,有效缓解货物对厢体撞击而引起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厢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厢体的A-A截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底侧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强筋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厢体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探测航天器表面的攀附机器人
- 下一篇:汽车车身骨架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