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波纹膜盘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8508.8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龙;邓广琳;赵宇;刘欣欣;李硕;邢立峰;宋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3/56 | 分类号: | F16D3/5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波纹膜盘联轴器。
背景技术:
由于膜盘联轴器可以在大补偿的情况下传递功率且寿命高等特点,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随着传动技术的发展,高扭矩大补偿高性能膜盘联轴器的需求不断加强。因此,亟需开发新型膜盘联轴器,提高联轴器设计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波纹膜盘联轴器,其具有高扭矩重量比,轴向补偿能力大、对机组其他设备的作用力小等优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多波纹膜盘联轴器,包括输入轮毂、输出轮毂和中间轴,铰制孔螺栓固定连接输入轮毂的法兰和多波纹膜盘组件的轮毂连接孔,铰制孔螺栓固定连接中间轴的法兰和多波纹膜盘组件的轴端连接孔,铰制孔螺栓固定连接输出轮毂的法兰和多波纹膜盘组件的轮毂连接孔;
多波纹膜盘组件由若干波纹膜盘同轴排列、夹在每两个波纹膜盘之间的内隔片、外隔片和两端的外夹持环、内夹持环组成,上述组件同轴排列时,组件厚度方向均有同轴环形排列的均匀布置的若干孔,分别为轮毂连接孔和轴端连接孔;
波纹膜盘为不锈钢薄板制作,其环状横截面呈“s”形波纹状,波纹膜盘的厚度方向薄厚一致。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波纹膜盘的“s”形波纹部分的厚度小于的轮毂连接孔和轴端连接孔的所在环面的厚度,波纹膜盘之间不设外隔片和内隔片。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波纹的展开作用使膜盘轴向位移能力提高,应力减小。与膜片和变厚度膜盘相比,波纹盘能在更大的轴向变形内保持刚度恒定。其多个分离的膜盘结构增大了联轴器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波纹膜盘厚度相同的多波纹膜盘组结构示意图;
图3波纹膜盘型线部分减薄处理的多波纹膜盘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轮毂,2-多波纹膜盘组件,3-中间轴,4-输出轮毂,5-外夹持环,6-波纹膜盘,7-内隔片,8-内夹持环,9-轴端连接孔,10-轮毂连接孔,11-外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图3所示,多波纹膜盘联轴器,包括输入轮毂1、输出轮毂4和中间轴3,铰制孔螺栓固定连接输入轮毂1的法兰和多波纹膜盘组件2的轮毂连接孔10,铰制孔螺栓固定连接中间轴3的法兰和多波纹膜盘组件2的轴端连接孔9,铰制孔螺栓固定连接输出轮毂4的法兰和多波纹膜盘组件2的轮毂连接孔10;
多波纹膜盘组件2由若干波纹膜盘6同轴排列、夹在每两个波纹膜盘6之间的内隔片7、外隔片11和两端的外夹持环5、内夹持环8组成,上述组件同轴排列时,组件厚度方向均有同轴环形排列的均匀布置的若干孔,分别为轮毂连接孔10和轴端连接孔9;
波纹膜盘6为不锈钢薄板制作,其环状横截面呈“s”形波纹状,波纹膜盘6的厚度方向薄厚一致。
联轴器通过铰制孔螺栓传递动力,在波纹膜盘的波纹形的变形作用下,使膜盘轴向位移能力提高,应力减小,使用不锈钢制作使得膜盘的弹性和韧性更好,抗锈蚀能力提高,同时成本低廉,内隔片7和外隔片11的设置是为了使波纹膜盘6有变形的空间。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波纹膜盘6的“s”形波纹部分的厚度小于轮毂连接孔10和轴端连接孔9的所在环面的厚度,波纹膜盘6之间不设外隔片11和内隔片7,如此设计,波纹膜盘6的波纹部分就存在间隙,存在变形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8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齿轮变速器的液压油离合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压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