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不锈轴承钢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9667.X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济林;代礼斌;万红;何曲波;王金太;董明雷;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2C38/30;C22C38/44;C22C38/52;C22C33/04;C22B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0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 轴承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特别涉及一种含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零部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轴承材料是轴承的基础,轴承在不同的服役工况条件下,对轴承材料的要求是不同的。如:高压、冲击服役条件下要求材料具有高的力学性能;磨损疲劳服役工况要求材料耐磨抗疲劳;长寿命、高可靠性要求材料具有高均匀性、高加工精度特性;考虑材料的经济性要求材料成本低、且可加工性强;在宇航、海洋、风电、铁路、石化、食品、造纸等腐蚀性环境下,不仅要求材料耐蚀不锈,而且更多要求耐压、耐磨、耐冲击,更有甚者要求长寿命、高可靠性等,因此,多样性成为轴承材料目前重点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零部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轴承材料是轴承的基础,轴承在不同的服役工况条件下,对轴承材料的要求是不同的。如:高压、冲击服役条件下要求材料具有高的力学性能;磨损疲劳服役工况要求材料耐磨抗疲劳;长寿命、高可靠性要求材料具有高均匀性、高加工精度特性;考虑材料的经济性要求材料成本低、且可加工性强;在宇航、海洋、风电、铁路、石化、食品、造纸等腐蚀性环境下,不仅要求材料耐蚀不锈,而且更多要求耐压、耐磨、耐冲击,更有甚者要求长寿命、高可靠性等,因此,多样性成为轴承材料目前重点研究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在腐蚀性环境下服役的轴承材料,有1Cr18Ni9Ti(3YC32)、0Cr17Ni12Mo2(3YC20)奥氏体不锈钢,这些不锈钢的硬度低,即使冷作硬化,硬度也不高,且生产工艺难度大;0Cr17Ni7Al(3YC30)、0Cr17Ni4Cu4Nb(6YC5)沉淀硬化不锈钢,其硬度<HRC48,热处理工艺复杂,这两类钢不能满足腐蚀性环境下服役条件的要求。使用最多的是9Cr18和9Cr18Mo(6YC9)马氏体不锈轴承钢以及综合性能最好的0Cr40Ni55Al3(6YC2B)耐蚀轴承合金,这些不锈钢虽然有硬度高(可达HRC55以上)的特点,但9Cr18和9Cr18Mo的含碳量较高,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形成较多,颗粒粗大,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分布在晶界上,共晶碳化物从加工表面剥落,形成凹坑,影响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且在使用过程中,共晶碳化物处形成应力集中而产生疲劳裂纹源,从而影响轴承使用寿命;0Cr40Ni55Al3属高合金材料,铁仅为微量,而材料中的铬及镍含量高、价格贵,并且该材料无磁性,在轴承套圈加工时无法采用常规的磁性夹持加工,须采用镶套磁性材料再磁性夹持加工的加工方法,因此,该轴承合金材料及加工成本都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氮不锈轴承钢及制备方法,该轴承钢为含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其耐蚀性能、力学性能、耐温性能好,硬度高,作为轴及轴承可以服役于宇航、海洋、风电、铁路、石化、食品、造纸、智能等腐蚀性环境。
本发明所述含氮不锈轴承钢,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C:0.25~0.45%;Cr:14.00~17.00%;W:0.50~3.00%;Mo≤0.80%;Ni≤3.00%;Co≤0.50%;Cu≤0.20%;N:0.10~0.50%;Si≤1.00%;Mn≤1.00%;S≤0.02%;P≤0.03%;余量为Fe。
上述的含氮不锈轴承钢,较好的技术方案是,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
C:0.30~0.40%;Cr:14.00~17.00%;W:0.50~3.00%;Mo≤0.80%;Ni≤3.00%;Co≤0.50%;Cu≤0.20%;N:0.15~0.35%;Si≤1.00%;Mn≤1.00%;S≤0.02%;P≤0.03%;余量为Fe。
上述组分中Cr+W+Mo为15~18%,以保证钢的抗蚀、耐温及高硬度性能;Ni+Co+Cu+Mn≤1.0%,保障钢的退火及淬回火硬度性能。
含氮不锈轴承钢的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
1)真空感应炉熔炼
按照上述的配比将Fe、Cr、W放入真空感应炉中1550~1650℃高温精炼20~40分钟,再加入C熔化后,氮气保护下加入FeCrN,1480~1550℃相对低温精炼10~20分钟后,浇铸成电渣电极棒;
2)电渣重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9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导线线束制造用布线设备
- 下一篇:微创内镜工作孔专用高频双极电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