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控制系统及照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9671.6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周平;马场贤二;榎原孝明;长田和美;西村信孝;高木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房永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对多个照明装置进行控制,上述多个照明装置配置成光所照射的区域互相重复,其特征在于,具备:
人感传感器,取得管理对象区域内的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行动内容;
位置信息保持单元,保持上述多个照明装置的位置信息;
必要光量保持单元,保持上述室内人员的每个行动内容的必要光量信息;
行动判别单元,判别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取得的室内人员的行动内容;
必要光量计算单元,根据上述行动判别单元判别出的行动内容,计算上述室内人员的位置的必要光量;
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基于上述室内人员的位置的必要光量、以及各上述照明装置的位置与上述室内人员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个别地计算各上述照明装置各自的照度控制量;和
照明装置控制单元,基于由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照度控制量按每个上述照明装置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人感传感器是被设置在上述管理对象区域内的墙壁、顶棚或者桌上的摄像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基于根据上述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和上述照明装置的位置信息而计算出的距离,计算上述照明装置的照度控制量,以便形成越接近上述室内人员则光量越高、越远离室内人员则光量阶梯式变低的光量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对象区域由上述室内人员的行动内容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区域构成,
上述必要光量保持单元按照每个上述区域的种类以及室内人员的每个行动内容来保持必要光量,
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基于所保持的必要光量信息,确定与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取得的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的区域种类,取得与所确定的该区域种类中的上述室内人员的行动内容信息相对应的必要光量,计算上述照明装置的照度控制量,以使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取得的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场所成为所取得的上述必要光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区域种类基于由上述人感传感器拍摄并累积的室内人员的移动轨迹信息来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人感传感器具有室内人员识别判定单元,
上述位置信息保持单元保持上述照明装置的位置信息,上述必要光量保持单元保持每个室内人员以及每个行动内容信息的必要光量信息,
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基于所保持的必要光量信息,取得与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判定出的室内人员的行动内容信息相对应的必要光量,计算上述照明装置的照度控制量,以使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取得的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所表示的场所成为所取得的上述必要光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取得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取得并累积的室内人员的移动轨迹信息,基于该移动轨迹信息预测室内人员的移动目的地的方向,计算照度控制量,以使位于预测出的方向的照明装置的光量提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取得由上述人感传感器取得的室内人员的朝向的信息,基于该朝向的信息预测室内人员的移动目的地的方向,计算照度控制量,以使位于预测出的方向的照明装置的光量提高。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有在检测到室内人员的存在时切换成对拍摄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存储的安全动作模式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入室者检测单元,该入室者检测单元包括在上述管理对象区域的入口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距离传感器、RFID标签或者IC读卡器中的任一个,
上述照度控制计算单元在由上述入室者检测单元检测到入室者时,计算照度控制量,以使上述管理对象区域内的照明装置的光量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96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