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逃生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9884.9 | 申请日: | 2014-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涛 |
主分类号: | B64D25/04 | 分类号: | B64D25/04;B64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逃生 座椅 | ||
技术领域
航空领域
技术背景
本发明是与一种飞机救生装置(专利号为201010567412.5)相配套的一种飞机逃生座椅。一种飞机救生装置没有给出具体的逃生座椅(或座位单元)配备降落伞,打开降落伞的方案,更没有给出降落伞自动打开的逃生座椅制作方案。据检索,调查了解,截止目前除战斗机上配备弹射座椅,该弹射座椅利用座椅下的动力装置,将座椅弹出舱外,然后人和座椅分离,打开降落伞逃生,其结构还是降落伞装配人身上,结构复杂,占据空间大,且不能用于客机乘员的逃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逃生座椅。是与以一种飞机救生装置(专利号为201010567412.5)相配套的一种逃生座椅。由于乘员普遍没有跳伞经历,跳伞技术,很难完成跳伞逃生的一整套跳伞动作。普通乘员在危机关头哪怕做一个动作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种逃生座椅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乘员只要坐在逃生座椅上扣好安全带,其余的由飞机驾驶员来完成。座椅自动拉出舱外,自动打开降落伞,使乘员获救。
一种飞机逃生座椅把座椅靠背做成中空的兼做配备降落伞配备箱的靠背箱。靠背箱里依次设有降落伞弹射簧、降落伞弹射板、降落伞、靠背箱盖板和靠背箱锁。靠背箱盖板克服降落伞弹射簧的弹力把降落伞和降落伞弹射板一起压进靠背箱里。在逃生座椅座位的两侧各设一个伞绳连接点,在靠背上端顶部两侧各设一个伞绳连接点。左侧的伞绳附着在座位的左侧扶手上沿靠背的左侧向上和靠背上部左侧的伞绳一起由孔洞进入靠背箱。右侧的伞绳附着在座位的右侧扶手上沿靠背的右侧向上和靠背上部右侧的伞绳一起由空洞进入靠背箱
靠背箱锁由锁钩,锁扣,摇臂,拉杆,开锁杠杆,锁簧,锁杆构成。锁扣设在靠背箱盖板上。锁杆固定在靠背的上部,锁钩设在锁杆的右侧,摇臂设在锁杆的左侧。开锁杠杆设在座位下部,中间的拉杆上端和摇臂用锁销连接,下端和开锁杠杆用另一锁销连接。扳动开锁杠杆,通过拉杆拉动摇臂,锁钩向上运动脱离锁扣,靠背箱锁打开。
在一种飞机救生装置的座位单元滑动轨道的末端也就是靠近机舱后面的一端增设一开锁杠杆挡板。逃生座椅不用螺钉固定,挨个排列在轨道上,可以自由滑动。当飞机出现危机状况时,轨道在油缸的作用下,解除对逃生座椅的压固,,由液力马达拉动逃生座椅拉板将逃生座椅拉出舱外。设置在轨道下面的开锁杠杆挡板挡住开锁杠杆,开锁杠杆向机舱前部做相对运动,拉开靠背箱锁,降落伞弹射盖板把降落伞弹射出靠背箱,降落伞打开,乘员从而获救。
图1为逃生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逃生座椅靠背箱俯视图。
图3为逃生座椅在座位单元滑动轨道上的安装示意图。
实施方案:
一种飞机逃生座椅由座位、靠背箱、降落伞和靠背箱锁构成(如图1-a)。
一种飞机逃生座椅把座椅靠背做成中空的兼做降落伞配备箱的靠背箱,靠背箱里依次设有降落伞弹射簧6,降落伞弹射板4,靠背箱盖板2。降落伞弹射板4和靠背箱本体之间设有数个降落伞弹射簧。降落伞3就设置在降落伞弹射板4和靠背箱盖板2之间。靠背箱盖板2下端和座位铰链连接,靠背箱盖板2克服降落伞弹射簧6的弹力将降落伞3和降落伞弹射板4一起压进靠背箱,同时锁钩1钩锁住锁扣14,靠背箱盖板2紧压在靠背箱上(如图1-a)。
降落伞弹射板设计成一个用片状材料做框型,用橡胶片蒙在上面与框做成一体,靠背箱盖板克服降落伞弹射簧的弹力把降落伞压入靠背箱时,降落伞给橡胶片压力向前方凸出,这样降落伞就可以作为靠背的填充材料,节省了座椅的重量节省了空间。
逃生座椅座位左侧B点和右侧D点,靠背上部左侧的A点和右侧的C点为降落伞绳在逃生座椅上的四个连接点。在座椅的左扶手和靠背左侧设有带沟槽的橡胶垫9,在座椅的右扶手和靠背右侧设有带有沟槽的橡胶垫16。靠座位左侧B点的伞绳附着在左侧扶手的橡胶垫9的沟槽里,伞绳在靠背左上部与靠背顶部左侧A点伞绳一起由靠背顶端与靠背盖板2之间左侧的孔洞K进入靠背箱;靠座位右侧D点的伞绳附着在右侧扶手的橡胶垫16的伞绳沟槽里,伞绳在靠背右上部与靠背顶部右侧C点的伞绳一起由靠背顶端与靠背盖板2之间右侧的孔洞J进入靠背箱(如图1-a,图1-b,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涛,未经李家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9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底剥离装置、剥离基底的方法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微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