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及整体建筑构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0100.4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付佩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佩茹 |
主分类号: | E04B2/04 | 分类号: | E04B2/04;E04B2/30;E04G21/14;E04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结构 预制 一体化 组装 整体 建筑 构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及整体建筑构成方法,用于建筑物的承重墙体和承重隔板整体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的建设也应适合其快速发展。但传统的城镇住房的材料和方法不能满足这种发展需要,如传统住房的承重墙体和承重隔板均采用砖材,用人工将砖材砌叠而成,存在制砖时破坏土地资源,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制作成本高,费时费力的不足;且砌叠时费时费力,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于保证;砌叠的墙体存在抗震性差,耗费材料多,强度低,防寒及保暖和隔热性能差,建设成本高和质量差的不足。若采用板楼施工方法亦存在施工附加设备多,施工步骤复杂,辅助企业多,建设成本高,耗费材料多,防寒及保暖和隔热性能差和难于在广大农村实施的缺点。
而作为楼板及屋顶板的材料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楼板构成,存楼板重量大,制作复杂成本高,钢材耗费大,制作周期长,运输使用不便,不隔音,保暖性差,抗震效果差的不足。
且构成建筑物的组件各异,功能各异,难于统一制备,降低制作和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及整体建筑构成方法,能用预制件快速组成房屋,具有组件少,统一制作标准,施工周期短,重量轻,节省原料,强度高,成本低,运输使用方便,保暖隔音性好,耐冲击,能有效抗震,安装方便的优点。并同时提供可行、简便、快速、低成本、节省施工步骤的制备房屋构成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一种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主要由板体所组成。板体由水泥、聚苯颗粒、外加剂和水搅拌成保温浆料注入模具中,待干,拆膜制成,板体呈矩形板,板体的两侧平面四周边分别设有板缝连接槽,板体内纵向呈间隔距离设有与板缝连接槽平行的纵向贯通孔,板体内横向呈间隔距离设有横向贯通孔,纵向贯通孔与横向贯通孔互通,其中若干块板体的一侧边上分别设有凹进板体的预留窗框口和预留门框口;
或板体由水泥、聚苯颗粒、外加剂和水搅拌成保温浆料注入模具中,待干,拆膜制成,板体呈矩形板,板体的两侧平面四周边分别设有板缝连接槽,板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圈梁连接凹槽,板体内纵向呈间隔距离设有与板缝连接槽平行的纵向贯通孔,板体内横向呈间隔距离设有横向贯通孔,纵向贯通孔与横向贯通孔互通,其中若干块板体的一侧边上分别设有凹进板体的预留窗框口和预留门框口,所述的带圈梁连接凹槽的板体侧面上部呈凹字形,或呈L字形。
所述的保温浆料由水泥215~220份、粉煤灰100~105份、颗粒轻质保温材料13~15份、聚乙烯醇1~1.2份、纤维素醚0.3~0.4份、可在分散胶粉0.4~0.5份、早强剂0.5~0.6份、水适量混合搅拌均匀所组成。所述的板缝连接槽的横截面呈凹槽形。所述的圈梁连接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一种用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构成整体建筑的方法是:
(1)用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及若干带预留窗框口和预留门框口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建成整体房屋;
(2)将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及若干带预留窗框口和预留门框口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根据房屋设计要求和数量运至施工现场;
(3)将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并排相接,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下端并排固定在基础上,在相邻的两板体的板缝连接槽内粘贴网格布或钢网后再用水泥浆料抹平,使由两板体对接构成的板缝连接槽用网格布或钢网和水泥浆料封固连接,在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的各纵、横向贯通孔中置入钢筋架,在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的上端面两侧置模板,将圈梁钢筋网架置在并排相接的各板体上端及与模板构成的凹槽内,并在该凹槽内及各纵、横向贯通孔中浇注水泥混凝土浆料,待干,养护形成带房屋墙体圈梁的格构化房屋墙体,其中房屋墙体上若带框和门,则用带预留窗框口和预留门框口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替代相邻对应的各保温结构预制一体化组装墙板即可,再在房屋墙体圈梁上设置楼板,楼板上铺设保温防水层板,即建成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房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佩茹,未经付佩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时频匹配跟踪的脉象判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碎设备专用粉碎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