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能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0271.7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李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渊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F24F13/30;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空调 | ||
1.一种蓄能空调,包括空调室外机(2)、蓄能室内柜机(3)以及电气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室内柜机(3)内含相变蓄能材料(5)和若干个冷凝器(6),所述的冷凝器(6)和所述的空调室外机(2)组成一个制冷循环回路(7),所述的制冷循环回路(7)内灌注有制冷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2)和所述的蓄能室内柜机(3)通过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4)实现运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室内柜机(3)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30)、底座(31)、顶盖(32)以及保温壳体(33),所述的蓄能单体(30)包含若干个蓄能腔(301),所述的蓄能单体(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条(305),所述的蓄能腔(301)和所述的散热条(305)为一体结构,相邻的蓄能单体(30)之间以及蓄能单体(30)和所述的保温壳体(33)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道(9),所述的蓄能腔(301)整体呈密闭的容器状,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5)和所述的冷凝器(6)设置在所述的蓄能腔(301)内,所述的蓄能单体(30)紧密排列在一起,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底座(31)、顶盖(32)上,外面装上所述的保温壳体(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室内柜机(3)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30)、底座(31)、顶盖(32)以及保温壳体(33),所述的蓄能单体(30)包含有若干个蓄能腔(301),所述的蓄能单体(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条(305),所述的散热条(305)外围设置有一壳体(306),若干个所述的蓄能腔(301)、散热条(305)以及壳体(306)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散热条(305)、壳体(306)以及蓄能腔(301)外壁之间形成通风道(9),所述的蓄能腔(301)整体呈密闭的容器状,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5)和所述的冷凝器(6)设置在所述的蓄能腔(301)内,所述的蓄能单体(30)紧密排列在一起,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底座(31)、顶盖(32)上,外面装上所述的保温壳体(3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蓄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腔(301)设置有若干开口(3010)、灌注口(3011)以及封盖(3012),所述的开口(3010)和所述的冷凝器(6)适配,所述的灌注口(3011)用于灌注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5),所述的灌注口(3011)和所述的封盖(3012)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蓄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32)整体呈倒置的容器状,在所述的顶盖(32)的顶部或四周设置有进风口(321)及出风口(322),内部设置有引风机(323),所述的底座(31)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管路总出口(10)、冷凝器管路总入口(11)以及排水口(311),所述的通风道(9)分为第一子风道(91)和第二子风道(92),所述的第一子风道(91)和所述的进风口(321)贯通,所述的引风机(323)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子风道(92),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出风口(322),所述的底座(31)内设置有能贯通所述的第一子风道(91)和第二子风道(92)的空腔(310),使得从进风口(321)进来的空气首先通过第一子风道(91)到达所述的空腔(310),然后通过第二子风道(92)经所述的引风机(323)引领至所述的出风口(322),最后直达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蓄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32)整体呈倒置的容器状,在所述的顶盖(32)的顶部或四周设置有出风口(322)以及引风机(323),所述的底座(31)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管路总出口(10)、冷凝器管路总入口(11)以及排水口(311),所述的引风机(323)一端连接所述的通风道(9),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出风口(322),所述的底座(31)内设置有空腔(310)和进风口(321),使得从进风口(321)进来的空气首先到达所述的空腔(310),然后通过所述的通风道(9)经所述的引风机(323)引领至所述的出风口(322),最后直达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渊,未经李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2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水热水器
- 下一篇:燃气灶操作装置的防水结构及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