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80353.1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4018613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苗永康;马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4C1/41 分类号: E04C1/41;E04B1/88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曹治丽;吴泳历
地址: 100096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吸隔声 模块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吸隔音降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质高效隔声模块的建筑墙体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构件,其广泛应用于民用、商业以及工业领域。现有的轻质高隔声建筑结构主要是将轻钢龙骨、吸声材料和石膏板或者其他隔声材料现场铺设而成,即将轻钢龙骨横向与墙体或厂房立柱之间焊接成檀条,再将轻钢龙骨纵向焊接形成骨架,石膏板或其他隔声材料一块一块地铺设在龙骨上,在填充吸声材料后便在龙骨的另一侧固定石膏板或其他隔声材料,最后在厂房的外侧瓦楞板,以此形成吸隔声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石膏板与石膏板之间的缝隙不可避免,密封性差,存在漏声,从而导致整个墙体的隔声性能大幅下降;(2)内外隔声体通过轻钢龙骨连接,以此存在“声桥”,整个墙体的隔声性能较差;(3)由于轻钢龙骨本身的刚度不足,当墙体的截面积大于30平方米时,吸隔声墙体的刚度必须借助辅助横梁,即依靠檀条才能保证,进而增加成本;(4)不能批量生产,并且现场铺设工序多,填充吸声材料时粉尘溢出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铺设石膏板的劳动强度大,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5)需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另外加铺一层,同时也减少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并增加了成本。

公开号为CN10282856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隔声模块及带隔声模块的内嵌桁架结构的吸隔声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虽然有所提高、现场铺设工序有所减少并且还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成本,但是隔声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求,并且该发明所公开的复合结构也需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另外加铺一层减少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并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领域的需求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吸隔声模块经过多次试验,同时经过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的最终测试,吸隔音效果显著,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可直接为作为墙体使用,无需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另外加铺一层保证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其取材广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模块包括:水泥砂浆抹灰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巴斯夫棉层,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层,砂岩喷涂层;所述巴斯夫棉层紧贴加气混凝土砌块一面,所述水泥砂浆抹灰层涂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另一面,所述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层固定于巴斯夫棉层上,所述砂岩喷涂层涂布于所述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层的表面。

所述砂岩喷涂层的涂层厚度为2~4mm,砂岩涂层面密度约3.2~6.4kg/m2

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网眼:5mm×5mm,克重:80~100g/m2,幅宽:1000mm。

所述巴斯夫棉层中的巴斯夫棉厚度为30mm,面密度为0.26kg/m2

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为80~100mm,容重为500~700kg/m3

水泥砂浆抹灰层中水泥砂浆的厚度为:15~20mm,体积密度为1900kg/m3左右。

所述砂岩喷涂层的涂层厚度为3mm,砂岩涂层面密度约4.8kg/m2;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为80mm,容重为650kg/m3;水泥砂浆抹灰层中水泥砂浆的厚度为:15~20mm,体积密度为1800~2000kg/m3

一种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水泥砂浆将80~100mm的加气混泥土砌块砌成一面墙体;

(2)将30mm厚的巴斯夫棉固定在步骤(1)的加气混泥土砌块一侧表面,形成巴斯夫棉层;

(3)在巴斯夫棉层的表面固定一层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形成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层;

(4)用无机高温胶调和沙子,用搅拌机将沙子调制成粘度18~20s的沙浆,粘度以正好适合Φ2.5口径上浮式喷枪将沙浆喷出为准,用Φ2.5口径上浮式喷枪将所述砂浆喷涂在外墙耐碱专用网格布的表面,形成沙岩喷涂层;

(5)在加气混泥土砌块的另一侧表面涂抹一层体积密度为1800~2000kg/m3的15~20mm厚的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抹灰层,得所述轻质高效吸隔声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润康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