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锥量规多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1029.1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康岩辉;张恒;郎岩梅;黄杨;杨自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G01B11/26;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量规 参数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测量技术领域,特别属于机械几何尺寸误差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锥量规多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用于测量圆锥量规锥度及母线直线度。
背景技术
圆锥配合是机床主轴孔与刀具配合的最重要方式,其刀具锥柄的锥度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刀具的磨损情况,而圆锥量规则是检验刀柄锥度的量具。对于圆锥量规锥度的测量手段目前多采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法、正弦尺法、涂色法等,但这些方法的测量精度较低,不能适用于高等级量规的测量,并且无法测量母线直线度。此外,也可利用通用三坐标测量机(CMM)进行测量计算后得到圆锥量规的锥度和母线直线度,但测量效率低,并且要实现高精度测量必须采用超高精度的CMM。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已有锥度测量仪问世,但其仅利用圆锥量规一条母线上的两个点进行定位,对锥度的测量尚不够科学。并且该测量装置也无法直接测量母线直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圆锥量规多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实现高等级圆锥量规锥度和直线度参数的精确测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圆锥量规多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小角度测量系统、母线直线度测量及定位系统、精密转台21、多齿分度台23和量规支架25;
所述多齿分度台23固定于精密转台21上,所述量规支架25固定于多齿分度台23的上齿盘上;待测的圆锥量规安装在所述量规支架25上;
所述测量装置进一步包括微动机构,用于对精密转台21进行微动调整。
所述激光小角度测量系统包括He-Ne激光器1、第一扩束准直镜2、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5、移相分光镜4、第一直角棱镜6、第二直角棱镜7、第三直角棱镜8、第四直角棱镜9和第五直角棱镜10;
所述第一直角棱镜6和第二直角棱镜7固定在精密转台21上,两者位于精密转台21的一条直径的两端,所述第一直角棱镜6和第二直角棱镜7构成正弦臂;
所述第三直角棱镜8设置在第一直角棱镜6的一侧,所述第四直角棱镜9设置在第二直角棱镜7的一侧;
第五直角棱镜10的位置高于入射光线;
在第五直角棱镜10的一侧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11,在移相分光镜4的一侧设有第二光电探测器12。
所述He-Ne激光器1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扩束准直镜2入射到第一反射镜3上,经第一反射镜3反射后直接入射到移相分光镜4上,在移相分光镜4上光束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第一直角棱镜6反射后入射到第三直角棱镜8上,然后在高度方向偏移一定距离(该距离与第三直角棱镜8的高度位置有关,在装置安装调试时就已确定,是一固定值。与测量无关。)后180度折回,经过第一直角棱镜6后到达移相分光镜4;另一路入射到第二反射镜5上,经第二反射镜5反射后入射到第二直角棱镜7上,经过第二直角棱镜7反射后入射到第四直角棱镜9上,然后在高度方向偏移一定距离(该距离与第四直角棱镜9的高度位置有关,在装置安装调试时就已确定,是一固定值。与测量无关。)后180度折回,依次经过第二直角棱镜7和第二反射镜5后到达移相分光镜4;两路光在移相分光镜4处会合后,一部分光经第五直角棱镜10反射后由第一光电探测器11接收,另一部分由第二光电探测器12接收。
所述母线直线度测量及定位系统包括激光器13、第二扩束准直镜14、第一柱面透镜15、分光镜16、第二柱面透镜17、长平晶18、透镜19和CCD相机20:
所述激光器13、第二扩束准直镜组14、第一柱面透镜15和第二柱面透镜17的光轴重合,分光镜16的分光面与光轴呈45度,长平晶18的工作面与光轴垂直;
所述透镜19和CCD相机20依次置于经分光镜16反射后的光路上;
所述长平晶18的工作面和圆锥量规24的左侧母线都垂直于入射光线;
所述激光器13采用He-Ne激光器;
所述第一柱面透镜15和第二柱面透镜17的焦平面重合。
所述激光器13发出的光束经第二扩束准直镜14,再经第一柱面透镜15、分光镜16和第二柱面透镜17后,成为平行线激光束;
所述平行线激光束入射至所述长平晶18的工作面后被分为两路光:一路光由长平晶18的工作面反射;另一路光经长平晶18的工作面透射,入射至圆锥量规的表面后反射,再次经长平晶18的工作面后返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1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历史经验的谓词索引匹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智能发电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