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眼部给药防治脑中风(脑卒中)的制剂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1172.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忠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9/0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眼部 防治 脑中风 脑卒中 制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眼部给药防治脑中风(脑卒中)的制剂和方法,此发明是一种改善脑部微循环的中药滴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脑中风(脑卒中)在医学界没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方法,脑中风(脑卒中)突如其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本发明主要针对脑中风(脑卒中)以及其诱因的预防、治疗,预防脑溢血和脑血栓的发生,对其诱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血管硬化和眼底动脉血管硬化的改善效果明显,尤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比较口服吸收能效性高,不会被胃酸和胰蛋白酶等破坏,比较静脉注射和点滴有不经过肝肾过滤、易突破脑屏障,尤其对静脉血栓的改善明显突出,改变了动脉给药的惯例,粘膜的吸收达到比静脉给药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本发明可以彻底改变人类面对脑血管疾病无法预防又不易康复的窘态,可以缩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时间。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变了给药途径,把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经过加工,通过眼部(眼角和内眼睑)给药,溶解了脑部血栓,改善了脑部微循环的功能和增加了对脑神经的营养功效,从而提供了一种预防、治疗和帮助脑血管疾病康复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的中药,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絮凝剂和化学药品,只采用物理方法制取。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三七、罗汉果、红花、竹荪、黄连、蛇莲、黄菊、桂花、冬虫夏草、西洋参、地龙、穿山甲、蝮蛇、绞股蓝、青木瓜、甘草、陈皮,先进行粉碎,然后添加巴马泉水,添加红糖,乳酸菌、醋酸菌和黑曲霉菌,进行恒温30度发酵3天,PH调整后,1∶10用蒸馏液稀释,用超声波萃取6小时,温度保持在38度。再进行臭氧杀菌30分钟,最后活性炭过滤,过滤后制剂经过第二次臭氧杀菌灌装。
本发明有如下显著特点:
(2)本制剂化学性质稳定,长期储存不变质;
(3)预防脑中风的诱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和眼底动脉血管硬化的效果明显;
(4)对脑血栓、脑溢血后遗症等需要康复的患者长期使用效果稳定;
(5)对失血性脑卒中的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6)本发明方法可显著改善脑部的微循环,减少脑灰质区,对脑部缺血性疾病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1将三七、罗汉果、竹荪、红花、黄连、蛇莲、黄菊、桂花、冬虫夏草、西洋参、地龙、穿山甲、蝮蛇、绞股蓝、青木瓜、甘草、陈皮各取25克先进行粉碎成100目,然后以1∶9添加巴马泉水,添加红糖100克,乳酸菌、醋酸菌和黑曲霉菌8克,进行恒温30度发酵3-10天,PH调整为7.25-7.45后,1∶10用蒸馏液稀释,再-用超声波萃取6小时,超声波萃取频率在50-100KHZ,温度保持在38度左右。再进行臭氧杀菌30分钟,臭氧浓度在0.5-5.0MG/L。最后活性炭过滤,药物过滤精度在100-10000道尔顿之间,过滤后制剂经过第二次臭氧杀菌灌装,预防脑中风诱因的脑动脉血管硬化,失眠等;实施方法:每日1-3次,每次1至4滴,一个月内见效,三个月明显改善,六个月效果稳定;
实施例2将三七、罗汉果、竹荪、红花、蛇莲、黄菊、桂花、冬虫夏草、西洋参、地龙、穿山甲、蝮蛇、绞股蓝、青木瓜、甘草、陈皮各取25克先进行粉碎成100目,然后以1∶9添加巴马泉水,添加红糖100克,乳酸菌、醋酸菌和黑曲霉菌8克,进行恒温30度发酵3-10天,PH调整为7.25-7.45后,1∶10用蒸馏液稀释,再-用超声波萃取6小时,超声波萃取频率在50-100KHZ,温度保持在38度左右。再进行臭氧杀菌30分钟,臭氧浓度在0.5-5.0MG/L。最后活性炭过滤,药物过滤精度在100-10000道尔顿之间,过滤后制剂经过第二次臭氧杀菌灌装,预防脑中风诱因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实施方法:每日1-3次,每次1至5滴,三个月内有明显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忠,未经汪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1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