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83373.4 | 申请日: | 2014-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程耀楠;左殿阁;张悦;陈天启;冯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B23C5/02;B23C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 专用 刀具 | ||
1.一种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具为整体式结构,刀具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刀具依次由球头(1)、锥形刀体(6)和圆柱形刀柄(8)构成,所述的球头(1)表面相对于刀具的轴线对称加工有两个球头切削刃(9),所述的锥形刀体(6)的侧面上相对于刀具的轴线对称加工有两个等螺旋切削刃(2),等螺旋切削刃(2)的后刀面具有周刃双后角(3),两个球头切削刃(9)与两个等螺旋切削刃(2)一一相连,每个等螺旋切削刃(2)上沿等螺旋线方向分别加工多个散热减震槽(4),所述的圆柱形刀柄(8)至球头(1)之间沿轴向加工有两个内冷却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内冷却通孔(7)的出口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球头切削刃(9)的后刀面与另一个球头切削刃(9)容屑槽连接的曲面上,两个内冷却通孔(7)的进口设置在圆柱形刀柄(8)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等螺旋切削刃(2)的等螺旋角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具的前角为γ,γ=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周刃双后角(3)的双后角分别是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所述的第一后角用α1表示,所述的第二后角用α2表示,所述的第一后角α1是正交平面中测量的第一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的第二后角α2是所述的正交平面中测量的第二后刀面与所述的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后角α1=8~13°,第二后角α2=2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减震槽(4)为V形散热减震槽,所述的V形散热减震槽的槽口槽宽为0.8~1.5mm、槽深为0.3~0.8mm,V形散热减震槽的槽底为圆弧形状,圆弧形槽底的圆弧半径为0.15~0.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等螺旋切削刃(2)上沿等螺旋线方向等间距分别加工四个散热减震槽(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两个等螺旋切削刃(2)上的多个散热减震槽(4)为错开的非对称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角内冷式抗振侧铣专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刀具的前刀面上设有内凹式螺旋排屑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3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用护栏翻折结构
- 下一篇:采用异烟肼室温制备纳米银溶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