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566.X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4 | 分类号: | C23F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蔡国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氧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氧化剂,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铜抗氧化剂,属于金属抗氧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金属光泽良好,且其导电性能几乎与银相当,而价格仅是银的二十分之一,因此从性价比上来说,铜粉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导电填料。铜粉的这些特性使得其在导电胶、导电塑料、导电涂料等领域广泛使用。但是微细铜粉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导致材料颜色变暗,装饰性变差,而且氧化物是绝缘体,这样就使得导电材料很难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如何防止铜粉在材料的制备阶段以及使用过程中被氧化,是铜系材料应用研究的关键问题。但现有技术制备铜粉抗氧化剂存在成本高,且制备的铜粉抗氧化剂抗氧化时间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性好,长时间不腐蚀、不退色的铜抗氧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铜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前一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铜抗氧化剂,每升铜抗氧化剂含下述组分:羟基乙叉二膦酸50-100g,乙醇50-100g,过氧化氢80-150g,缓蚀剂20-40g,异硫氰酸酯10-20g,烷基硫酸盐8-15g,钼酸钠10-20g,三聚磷酸钠8-12g,余量为水。
上述的铜抗氧化剂,每升铜抗氧化剂含下述组分:硫酸120-180g,羟基乙叉二膦酸70-90g,乙醇60-80g,过氧化氢100-120g,缓蚀剂25-35g,异硫氰酸酯12-18g,烷基硫酸盐10-12g,钼酸钠12-18g,三聚磷酸钠9-11g,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上述的铜抗氧化剂,所述的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
进一步的,上铜抗氧化剂,所述的烷基硫酸盐为十二烷基硫酸盐
为了制备该铜抗氧化剂,本发明的后一技术方案是提供该铜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按下述质量数称取各个组分:羟基乙叉二膦酸50-100g,乙醇50-100g,过氧化氢80-150g,缓蚀剂20-40g,异硫氰酸酯10-20g,烷基硫酸盐8-15g,钼酸钠10-20g,三聚磷酸钠8-12g,余量为水。
2)将步骤1)称取的组分放入反应器,加水至1L,然后在常温下搅拌10-20分钟即得铜抗氧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铜抗氧化剂防护性好,长时间不腐蚀、不退色,具有良好防锈功能;
2、本发明提供的铜抗氧化剂完全水溶性,气味小,不燃烧,安全可靠,稳定性优良,贮存方便。
3、本发明提供的铜抗氧化剂对工件无不良影响,不损坏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任何人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抗氧化剂,每升铜抗氧化剂含下述组分:羟基乙叉二膦酸50g,乙醇100g,过氧化氢80g,苯并三氮唑40g,异硫氰酸酯10g,十二烷基硫酸盐15g,钼酸钠10g,三聚磷酸钠12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质量数称取各个组分;
2)将步骤1)称取的组分放入反应器,加水至1L,然后在常温下搅拌10分钟即得铜抗氧化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抗氧化剂,每升铜抗氧化剂含下述组分:羟基乙叉二膦酸50g,乙醇100g,过氧化氢50g,苯并三氮唑20g,异硫氰酸酯20g,十二烷基硫酸盐8g,钼酸钠20g,三聚磷酸钠8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质量数称取各个组分;
2)将步骤1)称取的组分放入反应器,加水至1L,然后在常温搅拌12分钟即得铜抗氧化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抗氧化剂,每升铜抗氧化剂含下述组分:羟基乙叉二膦酸70g,乙醇70g,过氧化氢100g,苯并三氮唑30g,异硫氰酸酯15g,十二烷基硫酸盐10g,钼酸钠15g,三聚磷酸钠10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质量数称取各个组分;
2)将步骤1)称取的组分放入反应器,加水至1L,然后在常温搅拌15分钟即得铜抗氧化剂。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抗氧化剂,每升铜抗氧化剂含下述组分:羟基乙叉二膦酸80g,乙醇70g,过氧化氢120g,苯并三氮唑30g,异硫氰酸酯12g,十二烷基硫酸盐9g,钼酸钠10g,三聚磷酸钠11g。
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