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湿阻气的塑料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83923.2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红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3/08;C08L27/08;C08L67/02;C08L77/00;C08L67/00;C08L35/06;C08K3/26;C08K3/30;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湿阻气 塑料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湿阻气的塑料制品,涉及一种包装用塑料制品。
背景技术
当前,塑料制品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几乎每个领域。现有技术中,塑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存在着很多缺点,例如产品外观喷涂缺陷不一、有凹坑与杂点,涂层薄,表面硬度最高只能达到1HB、容易造成刮花、碰凹及掉漆,制备产品时合格率低,挤出与喷漆生产线长、速度慢、效率低,表面层易被磨损,影响美观等。另外,喷涂过程中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及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等。
聚烯烃作为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阻湿性能,但是其阻气性能较差。为弥补一般聚烯烃材料阻气性较差的缺陷,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多层复合和共混改性。多层复合是指在制造聚烯烃包装材料(如,聚烯烃瓶等容器)时,将容器壁制成多层结构,在聚烯烃层中间复合一层由阻隔性更好的高分子材料阻隔层,但由于多层结构的材料制造工艺复杂,使得生产成本较高。共混改性是塑料改性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采用高阻隔性能的聚合物与聚烯烃共混生产改性聚烯烃。这种改性聚烯烃可从降低气体和油脂等物质在材料表面的溶解系数,进而降低它们在材料本体中的扩散系数,提高材料的阻隔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适用性强。现有的聚烯烃产品中,由于需要赋予其多种色彩,因此需要在配方中加入颜料。而由于颜料的直接使用会带来很多不便,因此,生产中一般先将颜料制成色母粒再使用。色母粒是经过机械加工,对颜料进行了细化处理,将颜料和树脂载体、分散剂充分混炼,脱出颜料吸附的水分,从而提高了颜料的着色力、光泽度和分散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阻气性,以及色泽均匀,表面光洁,印刷性能好的阻湿阻气的塑料制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湿阻气的塑料制品,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烯烃60~100份、高阻隔性材料10~30份、马来酸酐-苯乙烯固体树脂4~10份、稳定剂0.1~5份、填料1~4份、助剂0.5~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马来酸酐-苯乙烯固体树脂与非极性的聚烯烃、极性的高阻隔性材料均有良好的相容性,混合时不需要外加增容剂或进行塑料改性,提高了所制备塑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马来酸酐-苯乙烯固体树脂能显著提高填料、颜料等粉粒体在塑料中的分散性能,使改性塑料具有较好的阻气性,以及色泽均匀,表面光洁,印刷性能好等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阻湿阻气的塑料制品的最佳值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烯烃80份、高阻隔性材料20份、马来酸酐-苯乙烯固体树脂6份、稳定剂3份、填料2份、助剂2份。
进一步,所述稳定剂为铅盐类、金属皂、复合稳定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马来酸酐-苯乙烯固体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110~160℃,重均分子量为4000~15000。
进一步,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和/或聚丙烯。
进一步,所述高阻隔性材料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或三苯甲烷共聚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填料为纳米碳酸钙、纳米硫酸钡或纳米滑石粉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助剂包括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塑化剂、抗静电剂或阻燃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聚烯烃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可得不同密度(0.91~0.96g/cm3)的产物。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见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是通过苯乙烯单体与少量的马来酸酐单体反应制得的。马来酸酐单体无规地接到PS主链上,增加了玻璃化转变和热变形温度。一般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品的热变形温度都超过260°F。在注塑成型时,即使温度超过550°F时,这种聚合物的性能仍然相当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红,未经李雪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快速降低高浓度玉米淀粉乳黏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