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4305.X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8F220/28;C08F220/18;C08F220/6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ph 荧光 探针 prbh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pH荧光探针可用于生物、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检测和研究工作。目前对于pH荧光探针相关报道较多,但多数缺乏实用性,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溶剂适用性不够,多数应用需要100%的水溶液中进行,而大部分pH荧光探针需要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工作。其次,抗干扰性不够,现有的pH荧光探针在一定条件下对H+具有选择性响应外,往往还对一些金属离子有一定的弱响应,这样会造成干扰。这些缺陷造成了pH荧光探针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pH荧光探针溶剂适用性不够、抗干扰性差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溶剂适用性强、抗干扰性好且对H+非常敏感的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除此之外,还提供了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式(1)中,x和y均为自然数,其中,1≤x≤10,100≤y≤300,100≤z≤600,且式(1)所示结构的分子量的取值范围为(10000,50000)。
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上式(1)所示结构的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中罗丹明螺环上的N原子直接和吸电子的丙烯酰基相连,其对H+非常敏感;当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分子遇到H+时,其底部内酰胺环打开,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分子由无荧光状态变成强荧光状态,所需响应时间非常短,在10秒内即可。
又因为本发明所述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罗丹明螺环上引入了吸电子基团,使得所述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分子的极性变大,由此大大提升了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溶剂适用性。
在金属离子中,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只对Cu2+比较敏感,但其对Cu2+的响应时间较长,平衡时间大约需在4h左右,因此在短时间内Cu2+不可能对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产生干扰,故本发明所述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制备方法,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依据上述合成路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Mrh制备;
(2)反应物溶解:在25.5~34.5ml环己酮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1.7~2.3g、丙烯酸正丁酯1.02~1.38g、偶氮二异丁腈0.04~0.06g及由步骤(1)制备获得的Mrh0.255~0.345g,搅拌使得上述反应物溶解完全并获得反应物溶解液;
(3)合成反应:将由步骤(2)制备获得的反应物溶解液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中并在76~84℃下反应5.6~10.4h;
(4)产物沉析:待步骤(3)中合成反应完全后,将合成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200~600ml乙醇中,沉淀出淡红色固体物质;
(5)产物提取:收集由步骤(4)沉淀出的淡红色固体物质,对该淡红色固体物质进行提取、干燥后即获得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
在上述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制备方法中,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该引发剂分解均匀,在反应过程中只形成一种自由基,无其它副反应,对该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质量和性能无不良影响;另外,上述高分子pH荧光探针PRBH的合成反应对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要求非常高,在丙烯酸羟乙酯1.7~2.3g、丙烯酸正丁酯1.02~1.38g及Mrh0.255~0.345g的条件下,如若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超过0.06g,则反应速度太快,难以控制整个反应,如若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低于0.04g,则不易引发该合成反应,使得合成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影响聚合物PRBH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4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覆膜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