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离心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4939.5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洲;刘平平;吴昕;李镇杉;茹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063;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离心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臂离心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传统悬臂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大,重心偏离中心面,支撑壳体的结构复杂,润滑油路系统复杂、效率低,传动组件的加工装配要求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悬臂离心式压缩机,所述悬臂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润滑油路系统简单、润滑效率高,传动组件的加工装配要求低,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悬臂离心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沿其轴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第一轴承支撑在所述壳体内;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叶轮;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所述传动组件具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沿其轴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第二轴承支撑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叶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其中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及关于所述竖直平面左右对称的润滑油路系统,所述润滑油路系统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润滑油路系统用于分别对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和所述两个第二轴承进行润滑。
根据本发明的悬臂离心式压缩机,重心位于中心面上,稳定性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支撑壳体的结构简单,润滑油路系统简单,润滑效率高、可靠性高,传动组件的加工装配要求低、成本低。
具体地,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上方,其中所述润滑油路系统包括:供油腔,所述供油腔位于所述输出轴的上方,其中所述供油腔通过供油通道将润滑油分别输送至所述两个第一轴承;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设在所述两个第一轴承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两个第二轴承之间、以将所述两个第一轴承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的所述润滑油输送至所述两个第二轴承;以及回油腔,所述回油腔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下方,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和所述两个第二轴承上的所述润滑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所述回油腔。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润滑效率以及润滑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腔包括第一回油腔和第二回油腔,所述第一回油腔和第二回油腔前后彼此连通,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轴承上的润滑油回流至所述第一回油腔内,所述两个第二轴承上的润滑油回流至所述第二回油腔内。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回油效率以及回油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离心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油泵,所述油泵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供油腔连通。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润滑循环效率以及润滑循环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壳体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上形成有进气口;蜗壳,所述蜗壳设在所述罩壳的一侧,其中所述叶轮设在所述蜗壳内;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设在所述蜗壳的远离所述罩壳的一侧,且所述蜗壳和所述支撑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纳腔,其中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电机的所述输出轴均支撑在所述支撑壳体内;以及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蜗壳和所述支撑壳体之间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后间隔开的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后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后腔室内下方。由此,极大地简化了壳体的结构,提高了加工和装配效率,降低了成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后腔室内设有油雾分离器,所述油雾分离器设有进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前腔室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后腔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油雾分离器为两个且所述两个油雾分离器关于所述竖直平面左右对称布置。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油雾分离效率以及油雾分离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后腔室与所述进气口通过平衡管连通,所述平衡管关于所述竖直平面左右对称。由此,提高了平衡管内气体流动效率,保证后腔室与进气口的气压常处于平衡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壳体关于所述竖直平面左右对称。由此,进一步简化了壳体的结构。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臂离心式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悬臂离心式压缩机;
11:罩壳;111:进气口;112:第一平衡气孔;
12:蜗壳;
13:支撑壳体;131:补油通路;132:第二平衡气孔;
14:隔板;
151:前腔室;152:后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4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