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养生袋泡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5141.2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玉梅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张家界***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养生 袋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特别是一种采用鬼针草、蒲公英配制,具有祛病养生功效的袋泡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养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人类饮茶可谓由来已久,在很多地方,品茶更是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在崇尚健康的今天,茶的功效更是被人们所钟爱,品茶不仅是保健养生的代名词,更能体现一定的生活水平,究其根本,主要是茶叶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去燥功效,长期饮用能调节人体代谢,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能达到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目的。
鬼针草是菊科植物,无毒、无副作用、可食用,其别名为金盏银盘、三叶鬼针草、老鼠枪、长寿草、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草、盲肠草、跳虱草,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蒲公英是菊科植物,无毒、无副作用、可食用,其别名为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但是,目前蒲公英、鬼针草的药用价值还不能被人们所熟悉,其利用主要停留于传统的纯药物利用方面,尽管有少量的炒食、做汤用法,远远没有发挥其功效;同时,品茶主要停留于单一的饮用方式,虽然有少量的保健茶出现,能结合药物,使茶饮品的保健功能得以提升,并能起到祛病的作用,但治疗慢性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疾病的饮品还不曾出现,尤其是蒲公英、鬼针草和茶相互配制的饮品还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蒲公英、鬼针草的药用价值还不能被充分利用,治疗慢性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疾病的饮品还不曾出现,尤其是蒲公英、鬼针草和茶相互配制的饮品还是空白的缺陷,提供一种保健养生袋泡茶,该袋泡茶采用茶叶、蒲公英和鬼针草配制而成,是一种口感佳、可药食同源的保健茶。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保健养生袋泡茶采用茶叶、蒲公英、鬼针草为基本组分,并辅助其它组分,科学配制成口感佳、可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袋泡茶;
优选地,所述保健养生袋泡茶的基本组分包括40~55重量份的青茶、15~35份的蒲公英、10~25份的鬼针草,其它组分为8~12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保健养生袋泡茶的基本组分包括40~55重量份的绿茶、15~35份的蒲公英、10~25份的鬼针草,其它组分为8~12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保健养生袋泡茶的基本组分包括45~62重量份的发酵茶、20~38份的蒲公英、6~15份的鬼针草,其它组分为8~12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保健养生袋泡茶的其它组分包括葛根、白茅根、金银花、决明子、桑椹子、郁李仁、莱菔子、杭白菊;
进一步,所述青茶为没有经过发酵加工处理的茶叶,所述绿茶为没有经过发酵加工处理的茶叶,所述发酵茶为青茶、绿茶经过发酵加工处理后的茶叶;
进一步,所述基本组分茶叶、蒲公英、鬼针草为粒状或粉状,进一步,所述其它组分为粒状或粉状。
本发明一种保健养生袋泡茶,其有益效果有:
1、茶叶、鬼针草、蒲公英经过科学加工配制,对呼吸道感染、清
热解毒、消化不良、偏头疼、胃气痛、高血压、低血压、脑血栓、冠心通有很好的保健疗效;
2、采用茶饮品的方式,口感佳,同时又具有保健养生祛病的药用功效;
3、适合长期饮用,更能祛病除根,强身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保健养生袋泡茶采用茶叶、蒲公英、鬼针草为基本组分,并辅助其它组分,科学配制成口感佳、可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袋泡茶;
所述保健养生袋泡茶的基本组分包括6g的青茶、3g的蒲公英、2g份的鬼针草,其它组分为1g;
所述其它组分包括葛根、白茅根、金银花;
所述基本组分茶叶、蒲公英、鬼针草为粒状,进一步,所述其它组分为粒状。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保健养生袋泡茶采用茶叶、蒲公英、鬼针草为基本组分,并辅助其它组分,科学配制成口感佳、可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袋泡茶;
所述保健养生袋泡茶的基本组分包括11g的青茶、6g的蒲公英、4g份的鬼针草,其它组分为1g;
所述其它组分包括桑椹子、郁李仁、莱菔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玉梅,未经朱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5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