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7309.3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1/215;H02K1/2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零件成本的增大及组装作业性下降的同时、能够得到可靠性较高的转位信号的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在本发明的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中,驱动磁铁(43)具有伸出到轴向的一端侧的转位用磁极部(44)。该转位用磁极部(44)在从1个N极(43a)的周向中心到相邻的1个S极(43b)的周向中心的范围以上、且从上述1个N极(43a)的周向一端部到相邻的上述1个S极(43b)的周向另一端部的范围以下形成。并且,在轴向上与转位用磁极部(44)对置的位置上配设有磁通检测器(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转位检测机构的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
背景技术
作为使投影机装置的色轮、打印机装置的光学多面体等旋转驱动的主轴马达,使用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作为这样的无刷马达,已知有每旋转一周输出1个脉冲的位置信号(转位信号)、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转位检测机构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刷马达中,在转子轭的多个部位设置窗部,在嵌入在转子轭的内周的环状的驱动磁铁的一部分上,设有经由各窗部向径向的外方突出的突出部。并且,该突出部的一个设在横跨驱动磁铁的N极和S极的部位,在与突出部对置的位置配设有磁通检测元件。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刷马达,当转子轭旋转时,使磁通检测元件检测来自上述突出部的磁通,每当转子轭旋转1周,就输出由1个脉冲构成的转位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988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刷马达中,由于在转子轭上设置窗部,使驱动磁铁的一部分从该窗部突出到径向的外方,所以如果将该窗部扩大得过大,则马达效率容易下降。因此,虽然有将上述一个突出部设在横跨驱动磁铁的N极和S极的部位上的结构,但限制在距N极与S极的边界较小的范围(分别为各磁极的1/4左右的范围)形成突出部。
但是,N极和S极的边界附近与各磁极的周向中央部相比磁通密度较小,所以由磁通检测元件检测的磁通不仅受因环境温度带来的驱动磁铁的磁场变化的影响,还容易受到突出部与磁通检测元件的相对位置的偏移、或磁干扰的影响。因此,为了得到可靠性较高的转位信号,要求构成马达的多个零件的较高的尺寸精度、以及突出部和磁通检测元件的高精度的定位,有零件成本的增大及组装作业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零件成本的增大及组装作业性下降的同时、能够得到可靠性较高的转位(index)信号的无刷马达。
关于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具备:旋转轴;转子箱,与上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圆筒状的驱动磁铁,固定在上述转子箱的内侧,在周向上交替地被磁化为N极及S极;磁通检测器。此外,上述驱动磁铁在从1个N极的周向中心到与上述1个N极相邻的1个S极的周向中心的范围以上、且从上述1个N极的周向一端部到上述1个S极的周向另一端部的范围以下,具有伸出到轴向的一端侧的转位用磁极部。并且,上述磁通检测器在轴向上配设在与上述转位用磁极部对置的位置。
上述本发明的外转子型的无刷马达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
“上述转位用磁极部具有从周向的两端部朝向周向的中央部倾斜的倾斜部”;
“上述倾斜部在没有达到各磁极的周向中心的范围形成。”;
“上述转位用磁极部的下端配设在与上述转子箱的下端大致同一面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由于构成为,利用来自磁通密度较高的磁极的周向中心部的磁通而输出转位信号,所以不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及磁干扰的影响。由此,能够缓和构成无刷马达的零件的尺寸精度、及转位用磁极部与磁通检测器的定位精度,在抑制零件成本的增大及组装作业性下降的同时,能够得到可靠性较高的指标信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7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