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漏桥梁伸缩缝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8169.1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寒;吴涛;马春龙;成水武;林智;汪金炬;陆科科;骆腾飞;周一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漏 桥梁 伸缩缝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防渗漏桥梁伸缩缝,包括桥梁墩台帽(1)、多根横向连接钢筋(3)和型钢伸缩缝(2);所述的型钢伸缩缝(2)包括多根型钢连接钢筋(23)、两根异型钢(21)和两侧分别嵌固连接在两根异型钢(21)之间的橡胶密封带(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充气囊(221)和下充气囊(222);所述的每个上充气囊(221)和每个下充气囊(222)均为沿橡胶密封带(22)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每个上充气囊(2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外接气门嘴(224),每个下充气囊(222)的两端均作封闭;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同一侧的上、下充气囊(221、222)之间均设有多个分别连通上、下充气囊的联通孔道(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横截面呈“M”型,橡胶密封带(22)内的每个上充气囊(221)和每个下充气囊(222)的横截面均呈圆形,所述的每个上充气囊(221)对异型钢(21)的安装槽(211)顶部的充气压力为P,并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一、
式中,为上、下充气囊的充气压强,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中心至周边任意连接线与水平轴的夹角,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周边与相对应的任意弧长,微弧长;
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两侧所受的充气拉力也为,则橡胶密封带(22)两侧的充气拉应力应符合如下公式:
公式二、
式中,为上、下充气囊的充气压强,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为橡胶密封带(22)两侧最薄弱处的厚度,14MPa为目前常用橡胶密封带(22)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并由公式二得出橡胶密封带(22)的充气压强需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三、
式中,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为橡胶密封带(22)两侧最薄弱处的厚度;
同理可得橡胶密封带(22)的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的囊壁所受充气拉力应符合如下公式:
公式四、
式中,为上、下充气囊的充气压强,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中心至周边任意连接线与水平轴的夹角,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周边与相对应的任意弧长,微弧长;
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的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的囊壁最薄处的壁厚为m,则其所受的充气拉应力应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五、
式中,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的囊壁所受充气拉力,为上、下充气囊的充气压强,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14MPa为目前常用橡胶密封带(22)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
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的充气压强需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六、
式中,m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的囊壁最薄处的壁厚,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
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充气压强需大于1个大气压,则需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七、
和
式中,为上、下充气囊的半径,为橡胶密封带(22)两侧最薄弱处的厚度,m为上充气囊(221)或下充气囊(222)的囊壁最薄处的壁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同一侧的上、下充气囊之间沿橡胶密封带的长度方向每隔20~30mm的间距设置联通孔道(223),每个联通孔道(22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的“M”型两侧分别与两根异型钢(21)作嵌固连接结构是在两根异型钢(21)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沿异型钢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211),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的“M”型两侧分别吻合嵌固在该安装槽(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桥梁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带(22)为氯丁橡胶或天然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制造而成,该橡胶密封带(22)适用于-25℃~60℃的地区,拉伸强度 ≥14MPa,伸缩量≤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1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筋
- 下一篇:用于伸缩缝的不锈钢U型翻边体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