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8411.5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葱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之蔬菜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葱属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葱的茎与叶,上部为青色葱叶,下部为白色葱白。大葱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有二烯内基硫醚、草酸钙,另外,还含有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等,维生素B、C,烟酸,钙,镁,铁等成分。另外,大葱味辛性平,有解肌发汗,通阳利气,行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因此,大葱一直是被人类喜好的食物之一。
目前,栽培大葱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通常是前一年秋季或者当年春季平畦,待5-6 月份葱苗长至30-40cm 时移栽,移栽前将栽植地开沟,修整沟壁,再将葱苗按株距3-4cm均匀地排入沟内,覆土灌溉。该种大葱的栽培方式为传统方式,因此,存在以下一些缺陷:由于需要开沟堆土作业,限制了其垅距不能够进一步缩小,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大葱的亩产量低,另外,移栽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而且移栽后容易造成葱苗短时间内的萎缩,容易造成死亡。
另外,近年来,大葱锈病是大葱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秋季发病最为严重,引起葱叶的提早枯死,产量下降,严重时绝收,因此,锈病对大葱产量和质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大葱亩产量,并且有效控制锈病发生,对大
葱生长安全提供保证的大葱的种植方法,解决相应大葱种植方法中,亩产量低、容易发生锈
病等病害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葱的种植方法,其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播前准备:
a. 选择3 年没种过葱蒜类地块,有水源、平坦肥沃、中性微碱性的土地做苗床;
b. 施肥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220kg,过磷酸钙50-65kg,尿素30-40kg ;深翻耙平,做畦宽11-13m,长7-10m 的平畦,初灌一次敌百虫药水;
2)、播种:
按照行距70-85cm、株距7-9cm 建畦,气温保持在15-16.5℃,每畦开4 ~5 个沟,边开沟踩底格子边撒籽,覆土1.5 ~2cm,并镇压,播量为4kg /亩 ;
3)、浇水追肥:
在先播后浇水的2-3 天,追肥结合铲趟进行,在铲后趟前追肥,以速效性N 肥为主,追肥2-3 次,后期配施K、P 肥,肥施在距苗眼6~7cm 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待大葱叶片长出15 以上后,用乐果或敌敌畏喷2 次进行防治。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播种时:按照行距70-75cm、株距6-7cm 建畦,气温保持在15-16.5℃,每畦开5 个沟,边开沟踩底格子边撒籽,覆土1.8-2cm,并镇压,播量为4kg /亩 ,然后浇水并且将除草剂均匀喷洒地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大葱长至40—50cm 高时定植。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第三步浇水追肥中,铲趟分为三次,缓苗后进行第一次铲趟,以松土为主,适当浅复土,第二次铲趟要适当多覆土,以不埋心叶为限,第三次要多培土,仍以不埋心叶为限,并要拿起大垄,以后分期培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大葱种植方法实现了大葱对土地空间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同时,节省劳动力,并且能够有效控制锈病发生,对大葱生长安全提供保证,提高大葱的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 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实施例1
葱种选取:龙爪葱、四川观音葱、甘肃红葱、羊角葱、高脚白、章丘大葱、中华葱王等品种。
土壤的选取:1. 土壤疏松;2. 土层深厚;3. 土质肥沃;4. 排水良好;5. 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茬口安排:大葱忌连作,不能与大葱、洋葱、大蒜、韭菜重茬;能与甘蓝、茄子、冬瓜、西瓜、白菜套作或接茬。
栽培季节:夏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