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88488.2 申请日: 2014-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5267481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发明(设计)人: 张红伶 申请(专利权)人: 张红伶
主分类号: A61K36/884 分类号: A61K36/884;A61P7/04;A61P37/08
代理公司: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代理人: 卢玉恒
地址: 5411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过敏性 紫斑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过敏性紫斑又称过敏性紫癜。紫斑,多数指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过敏性紫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对某些物质发生过敏反应,其基本病变是广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渗出性出血和水肿。一般表现为下肢特别是小腿皮下出血现象,起始为针尖样小红点,发展后为成片的紫斑,严重者全身紫斑症状,会伴有关节痛和腹痛症状。临床常规用药一般使用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大剂量维生素C和钙剂、芦丁片、安络血、激素、抗生素等。这些方法大多只能治标不治本,另外服用太多抗生素对人体有害无益,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抗药性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相反使用中药对过敏性紫斑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紫斑虽在肌肤,但其发生与血脉及脾胃有密切关系,外感与内伤均可致病。治疗过敏性紫斑宜以清热凉血、化斑解毒为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蝉蜕8-12份、麻黄3-8份、枣仁5-10份、泽泻8-12份、车前子8-12份、益母草8-12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蝉蜕10份、麻黄5份、枣仁8份、泽泻10份、车前子10份、益母草10份。

所述的原料药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5-10倍原料药总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0-2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30毫升,一般6-8日即有效果。

本发明药物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的功能。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

枣仁:味甘、性平,入心、脾、肝、胆经。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能。

泽泻:味甘、性寒,入肾、脾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降脂、降压的功效。

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泻的功效。

益母草:味微苦、微辛、微寒、性滑,入心、脾、肾三经。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

本发明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选取6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活血化瘀、化斑解毒等作用,标本同治,对治疗过敏性紫斑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疗程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蝉蜕8份、麻黄3份、枣仁5份、泽泻8份、车前子8份、益母草8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蝉蜕10份、麻黄5份、枣仁8份、泽泻10份、车前子10份、益母草10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斑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蝉蜕12份、麻黄8份、枣仁10份、泽泻12份、车前子12份、益母草12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验例: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12例病人,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效果等改变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及效果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及效果有一定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效果不明显。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过敏性紫斑12例中,男7例,女5例。基本症状为:下肢皮下出血紫斑,伴有关节痛和腹痛症状等。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伶,未经张红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