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8542.3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怡;左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纤维素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光固化纤维素酯和光引发剂溶于混合溶剂中,得到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得纳米纤维膜,然后对纳米纤维膜进行紫外光照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光固化纤维素酯为含两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纤维素酯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丙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或四氢呋喃与N,N-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1~1:3;所述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比为1: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溶液中可光固化纤维素酯质量分数比浓度为10%~20%,光引发剂质量分数比浓度为0.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方法中纺丝电压为10kV ~12kV,纺丝液喷出流速为10 μL/min,金属喷丝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5cm ~20cm,温度为20℃~26℃,湿度为45%~7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方法中纺丝电压10kV ~12kV,纺丝液喷出流速为10 μL/min,金属喷丝头与接收板距离为15cm ~20cm,温度为20℃~26℃,湿度为45%~7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进行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为:将纳米纤维膜从接收板取下并平放于紫外灯正下方,纳米纤维膜与紫外灯的距离为20 cm,紫外灯照射功率为500W,照射时间为1 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进行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为:将纳米纤维膜从接收板取下并平放于紫外灯正下方,纳米纤维膜与紫外灯的距离为20 cm,紫外灯照射功率为500W,照射时间1 min。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光固化纤维素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两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所述纤维素酯类为由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纤维素乙酸丁酸酯所得的光固化纤维素酯或由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醋酸纤维素酯所得的光固化纤维素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5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抓棉机的原棉牵引器
- 下一篇:基于移动阳极的超临界复合电镀加工钻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