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酶促酯交换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8969.3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刘丽波;李艾黎;刘宁;赵晨;王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酸 棕榈 甘油 酶促酯 交换 制备 方法 | ||
1.一种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酶促酯交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猪油为原料,通过分离提取获得棕榈酸和油酸,利用脂肪酶催化棕榈酸和甘油合成棕榈酸甘油三酯,再利用固定化sn-1,3特异性脂肪酶催化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油酸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酸酯。
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棕榈酸和油酸的提取:以猪油为原料,先与碱和乙醇反应,在利用正己烷萃取获得脂肪酸混合液,再利用丙酮溶解低温储存后分离棕榈酸,再用乙腈溶解低温储存后分离提取油酸;
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合成: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步骤1)所得棕榈酸和甘油合成棕榈酸甘油三酯;
3)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合成:以固定化sn-1,3特异性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步骤1)所得油酸和步骤2)所得棕榈酸甘油三酯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3.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所述乙醇的浓度为9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
4.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丙酮,添加比例为40ml/g脂肪酸混合液,添加温度为40℃,所述低温为-18~-24℃,储存时间为24-30h。
5.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乙腈,添加比例为60ml/g不饱和脂肪酸,所述低温为-18~-24℃,储存时间为24-30h。
6.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脂肪酶为褶皱假丝酵母脂肪酶,所述合成棕榈甘油三酯,合成条件为甘油:棕榈酸=1:4,脂肪酶添加量8%,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60℃。
7.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固定化sn-1,3特异性脂肪酶为米根霉sn-1,3特异性脂肪酶,所述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合成条件为油酸和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比例为4:1,固定化米根霉sn-1,3特异性脂肪酶添加量7%,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60℃。
8.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取1g猪油,加入到含有0.23g KOH,2.64ml95%乙醇和0.44ml水的混合体系中,在60℃下水浴反应1h,在加入蒸馏水、正己烷,萃取获得水相,再用盐酸调节pH至1.0,再用正己烷萃取,得到油相,经氮气吹除溶剂后,得到脂肪酸混合液;
2)按40ml/g步骤1)所得的脂肪酸混合液的比例添加丙酮,在40℃下搅拌直到所有的脂肪酸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在-24℃下储存24h,储存后在-24℃下过滤得到固相棕榈酸,氮吹液相后,得到不饱和脂肪酸;
3)按60ml/g步骤2)所得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添加乙腈溶解不饱和脂肪酸,再在-24℃储存24h,储存后在-24℃下过滤氮吹,获得油酸;
4)将甘油和步骤2)所得棕榈酸以1:4的比例混合,添加8%的褶皱假丝酵母脂肪酶,60℃下反应4h后用丙酮溶解,离心分离去除酶和固体,获得棕榈酸甘油三酯;
5)取步骤3)所得油酸和步骤4)所得棕榈酸甘油三酯,按4:1的比例混合,添加7%固定化米根霉sn-1,3特异性脂肪酶,60℃下反应4h后,得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9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保险机构的吻合器
- 下一篇:防误操作型切割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