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素钠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9424.4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花;丁邦超;彭文博;熊福军;张宏;范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10 | 分类号: | C08B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118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素钠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子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素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肝素钠主要来自于猪小肠的粘膜,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酸性粘多糖,是典型的抗凝血药,能组织血液凝结过程,防止血栓的形成,临床广泛应用与外科手术前后防止血栓形成和血栓塞,输液时防止血液凝固和保存新鲜血液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预防血栓疾病,治疗心肌梗塞和肾病的治疗,我国是肝素产量最大的国家,国际市场的肝素70%来自于中国,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肝素钠的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
肝素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盐析提取法以及酶解提取法。盐析法是国内常用的肝素提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蛋白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沉淀的现象。先用碱性溶液将肝素从肝素-蛋白复合物中分离,然后利用盐析法除去蛋白质,经吸附、洗脱、乙醇沉淀、干燥后等传统工序后得到肝素产品。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其缺点为蛋白质不能完全除去。酶法提取是利用蛋白酶将肝素中的杂质蛋白降解为小分子肽,从而使肝素分子脱离,然后通过调节pH,热变性和盐析除去酶蛋白和被降解的蛋白质制得肝素产品。
对于肝素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专利文献已有一些报道。公开号为CN102746421A、名称为《粗品肝素钠的除杂工艺》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粗品肝素钠的提纯方法,主要对粗品肝素钠进行溶解、吸附、洗脱、沉淀和干燥处理,最终得到肝素钠产品。公开号为CN103588902A、名称为《精品肝素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吸附、醇沉以及两步氧化法对粗品肝素钠进行提纯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2993336A、名称为《一种粗品肝素钠的提纯工艺》的专利文献公开了采用加入硅藻土、聚合氯化铝盐后经离心除杂,再经过醇沉、双氧水氧化、醇沉以及过滤、冷冻干燥后得到肝素钠产品。基于上述的这些专利文献,主要都是通过传统的方法来对肝素钠进行提纯,工艺较复杂,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并且在提纯过程中会涉及到药剂加入,并且醇沉需耗费大量的酒精,处理成本较高,精制过程复杂,而且产品纯度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素钠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不仅能显著提高肝素钠成品的纯度和收率,还可以延长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
一种肝素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猪肠洗净、绞碎,加水混合后,进行酶解,所得酶解液通过陶瓷膜错流过滤,得到陶瓷膜清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得陶瓷膜清液用第一纳滤膜浓缩,得到第一浓缩液;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第一浓缩液用树脂吸附、洗脱,得到洗脱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用第二纳滤膜浓缩,得到第二浓缩液;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第二浓缩液经过乙醇醇沉、干燥后得到肝素钠成品。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将第一浓缩液pH调至5.0~6.0后再进行树脂吸附、洗脱。
本发明提供的肝素钠制备工艺不仅能显著提高肝素钠成品的纯度和收率,还可以延长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肝素钠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猪小肠进行预处理,加水制备成糜状的步骤中,采用的是现有的技术手段;接下来,可以按照常规方式用对糜状物进行酶解,得到肝素。
陶瓷膜错流过滤可以将酶解液中的杂质,诸如猪小肠残渣、蛋白质以及油脂等进行截留,有效成分以及一些小分子物质则透过陶瓷膜。陶瓷膜孔径过大,会导致在过滤过程中,杂质分子会透过陶瓷膜,影响产品的品质;而孔径过小,会导致过滤通量偏低,实际处理量无法满足工况的需求,过滤效率低。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陶瓷膜孔径为50~500nm,最优为200nm。另一方面,如果过滤压力过大,会导致一部分杂质被挤压进膜孔,造成膜孔堵塞及膜污染,使过滤过程无法顺利进行;而过滤压力过小,则无法满足过滤过程中动力的需要,直接导致无法满足工况的需求。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在过滤过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7MPa,最优是0.4MPa。陶瓷膜过滤过程中,膜面流速过大时,会导致膜表面不能形成足够厚度的滤饼层,会导致有一部分的杂质透过膜层进入至渗透侧,影响过滤效率,如果膜面流速过小时,则会产生较严重的膜污染,使通量不能满足工程所需。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膜面流速的范围是1~6m/s,最优是4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9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