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9695.X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李仲亮;马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宇航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张力 |
主分类号: | B01D53/92 | 分类号: | B01D53/92;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区 道路 污染 气体 湿法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空气之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圈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如今,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天气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烟囱林立、汽车如流和绿地骤减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城区大量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给城区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作为机动车燃料的汽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汽油正常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但由于汽油中通常含有其他杂质和添加剂,且常常不能完全燃烧,常排出一些有害物质。研究表明,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其中氮氧化合物会损坏人的视力和呼吸系统,并形成光化学烟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并可使植物由绿色变为褐色直至大面积死亡。更重要的是,污染气体在城市上空约800米处形成逆温层,屏蔽整个城市上空,阻碍污染气体的排放和空气对流,是城市雾霾持久不散的主要成因。
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市区人口密度快速膨胀,人车交融,城市交通的顺畅越发成为奢望,由此带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机动车排放助长了空气劣化,恶劣的空气在小区域中难以驱散,而且持续富集和向周边扩散,人群集中的城区不仅成为了环境污染的重灾区,还成为污染源头。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采用控制机动车的排放等级、限制机动车增长数量等手段,以试图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然而,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天气依然频频发生,如何有效解决空气污染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通过收集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实现减小机动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的含量,从而减小机动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包括:
收集管道;
多个吸气口,所述吸气口沿管所述收集管道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收集管道的侧壁上,所述吸气口上设置有能控制吸气口开合的阀门;
至少一个装有处理液的处理池;
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收集管道,另一端通入所述处理液中;
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用于将所述污染气体吸入收集管道并输送至处理池。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液为水或尿素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液为碱性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电磁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门连接有控制所述电磁阀门开合的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使环形道路的各个路段克服气阻现象,都能够均匀吸收污染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处设置有能将污染气体吸入收集管道的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包括与所述收集管道连通的支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进气端设置有防雨板。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设置有防护网。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道中还设置有除尘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能够实现减小机动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的含量,从而减小机动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不应理解为限于本文陈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区道路污染气体湿法净化系统,包括:
收集管道10,所述收集管道10用于收集污染气体;
多个吸气口20,所述吸气口20沿管所述收集管道10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收集管道10的侧壁上,所述吸气口20上设置有能控制吸气口20开合的阀门21;
至少一个装有处理液的处理池40,所述处理池40用于将收集的污染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输送管道30,所述输送管道30的一端连接所述收集管道10,另一端通入所述处理液中;
气泵50,所述气泵50与所述输送管道30连接,用于将所述污染气体吸入收集管道并输送至处理池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宇航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张力,未经北京新宇航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张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9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