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育苗钵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89753.9 申请日: 2014-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4025945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0
发明(设计)人: 杨宏勃 申请(专利权)人: 杨宏勃
主分类号: A01G9/10 分类号: A01G9/10
代理公司: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代理人: 梁庆丰
地址: 715500 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解 育苗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源生物农药发酵残渣生产可降解育苗钵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育苗钵育苗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育苗钵配合温室大棚,地膜等措施,能够保证反季节生产,提早成熟,延长植物生育期,高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微生物源生物农药发酵残渣主要是液体发酵过滤后剩下的滤渣,一般占发酵总体积的3-15%不等。发酵残渣中含有微生物未利用完的淀粉、玉米粉、大米粉、酵母粉、豆饼粉、磷酸二氢钾以及死亡微生物菌丝、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等。湿残渣由于含水量高,一般质地均匀,干燥除水后干物质中有机质可达到80%以上,由于含有丰富的多糖和蛋白等有机质,因此成型后有很好的机械强度,遇水后能逐渐吸水软化解体。残渣经过简单晾晒,含水量可达到20%以下,这时可塑造性和成型性较好,是制造可降解容器的良好素材。以往残渣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加工成有机肥或农药载体,如:唐景春等报道了“生物发酵残渣农业处理与利用研究”,王虎等报道了“利用井冈霉素发酵废渣制备悬浮种衣剂的研究及其应用”等。

关于可降解育苗钵,已有金雪菲等报道的“一种防治跟结线虫的可降解育苗钵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固体的发酵方法得到了发酵产物,然后添加辅料,制得了可防治根结线虫的育苗钵,但该育苗钵在加工过程中不但使用了大量无用的硅藻土和粘土作载体,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水分和营养物质,会造成有效成分活孢子在加工过程和之后萌发形成后形成营养体,难以保存而死亡,实际使用效果难以保证,另外,产品强度也难以满足运输的要求;滕翠青等报道的“一次性可降解秸秆花盆的研制”,主要采用淀粉为基材,经过氨水处理过的秸秆为辅料,制成可降解的花盆,这种可降解育苗钵主要使用了淀粉,而且要在高温下成型,材料和能耗导致生产成本高,难以推广;专利CN 1130559公开的“一种利用秸秆生产一次性卫生食品容器的方法”也是以秸秆为主要材料,要在高温下压制成容器;黄晓梅等报道的“可降解育苗钵的研制”采用废棉短绒和废纸为原料, 采用真空吸附网模成型工艺, 生产出可生物降解育苗钵,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而南建福等报道的“秸秆贮水育苗钵及其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秸秆粉原料,添加粘结剂等辅料制得了一种可贮水的育苗钵,但原料根本不同于本方法用微生物源生物农药发酵残渣生产的可降解育苗钵。本方法由于采用了全降解材料,充分利用了发酵残渣易成型的特点,通过添加极少量的助剂,制成了廉价的可降解育苗钵,将为诸多生物农药品种发酵残渣的循环再利用开辟一个广阔的新用途,并形成了具有新功能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育苗钵及其生产方法,该育苗钵采用了全降解材料,充分利用了发酵残渣易成型的特点,通过添加极少量的助剂,制成了廉价的可降解育苗钵,将为诸多生物农药品种发酵残渣的循环再利用开辟一个广阔的新用途,并形成了具有新功能的产品。该育苗钵具有强度高,易降解,吸水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农、林及景观育苗,补苗,不破坏根系移栽,恶劣环境种植等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育苗钵,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降解育苗钵,其特征在于,该育苗钵由生物农药发酵残渣混合低含水量的秸秆粉和助剂经挤压成型晾干后得到。

所述生物农药发酵残渣指微生物源生物农药残渣,包括多抗霉素发酵残渣、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发酵残渣、井冈霉素发酵残渣、宁南霉素发酵残渣、中生菌素发酵残渣或尼可霉素发酵残渣。

所述助剂为聚乙烯醇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育苗钵的生产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降解育苗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物农药发酵残渣为主料,添加低含水量的秸秆粉,搅拌均匀后加入助剂,挤压成型,晾干。

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农药发酵残渣自然凉晒至含水量为18-22%备用;

2)辅料秸秆粉粉碎至30-50目,保持水分含量小于3%;

3)生物农药发酵残渣中加入秸秆粉,混合均匀,将生物农药发酵残渣的含水量调整至13-17%;

4)加入占总重量0.2%-0.5%的聚乙烯醇或羟丙甲基纤维素助剂溶液,使用前预先将聚乙烯醇或羟丙甲基纤维素用水浸泡为含量为16-25%的糊状;

5)以上物料混合均匀后在5-20Mpa的压力下挤压成型;

6)自然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0%即得到成品。

优选的,步骤4)中,使用前预先将聚乙烯醇或羟丙甲基纤维素用水浸泡为含量为20%的糊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宏勃,未经杨宏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9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