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瓜种子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0010.3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旺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2;A01C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瓜 种子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子存活率高的南瓜种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健脾,预防胃炎,防治夜盲症,护肝,使皮肤变得细嫩,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黄色果蔬还富含两种维生素A和D,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两种矿物元素吸收的作用,是一种食用效果较佳的农作物产品。
南瓜种子的颗粒相比于普通的蔬菜种子较大,在普通的情况下,直接栽种到农田中的南瓜种子因为其表面中和泥土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在种子发芽过程中,细菌和真菌会侵蚀种子发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造成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偏低,同时南瓜中的发芽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农田中水分含量较少,不利于南瓜种子的发芽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南瓜种子发芽率,促进南瓜幼苗正常生长的种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南瓜种子的种植方法,将普通的南瓜种子经过浸种催芽→消毒→播种→移栽和得到南瓜幼苗,其具体的种植方法如下:
1)浸种催芽:选择饱满坚实的南瓜种子进入到60-65℃的温热水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逐渐降低水温,降温速度5℃/分钟,当水温到达25℃时,持续浸泡16-24小时,取出表面发白的南瓜种子待用;
2)消毒:将筛选出的南瓜种子放入到盛有20-25℃水的小碗中,将小碗放置紫外光灯下照射10-15分钟,然后将小碗放置到自然光下,持续照射5-6小时,待用;
3)播种:使用镊子将消毒后的南瓜种子一粒一粒的放置于栽培基质上,种子尖部朝下,相邻的两颗南瓜种子之间的间距为4-6cm,播种完成后,覆盖栽培基质,基质的厚度为3-5cm;
4)移栽:将生长出的幼苗移栽农田,移栽过程中,选用垂直高度大于6cm的南瓜幼苗,选用挖掘工具的挖掘深度为10-12cm。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过程中,选用碗口直径8-12cm的小碗,碗内的水位高度为碗内高度的2/3,一个小碗内盛放有15-25颗南瓜种子。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过程中,选用的自然光的照射时间为早晨7:00-10:00的自然光和下午15:00-18:00的自然光。
本发明所述的栽培基质选用消毒后的泥土基质,泥土基质经过多菌灵喷射后,放置于自然光下曝晒2-3天,晒干后收取待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浸种催芽和消毒灭菌过程,杀灭了南瓜种子表面和栽培基质中的细菌和真菌,防止细菌和真菌影响南瓜种子的正常生产,同时通过均匀栽培分布的南瓜种子,方便其对基质中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充分吸收,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经过浸种操作,满足南瓜种子在发芽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大量水分,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实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南瓜种子的种植方法,将普通的南瓜种子经过浸种催芽:选择饱满坚实的南瓜种子进入到60℃的温热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逐渐降低水温,降温速度5℃/分钟,当水温到达25℃时,持续浸泡16小时,取出表面发白的南瓜种子待用;消毒:将筛选出的南瓜种子放入到盛有20℃水的小碗中,选用碗口直径8cm的小碗,碗内的水位高度为碗内高度的2/3,一个小碗内盛放有15颗南瓜种子;将小碗放置紫外光灯下照射10分钟,然后将小碗放置到自然光下,持续照射5小时,待用;播种:使用镊子将消毒后的南瓜种子一粒一粒的放置于栽培基质上,种子尖部朝下,相邻的两颗南瓜种子之间的间距为4cm,播种完成后,覆盖栽培基质,基质的厚度为3cm;移栽:将生长出的幼苗移栽农田,移栽过程中,选用垂直高度大于6cm的南瓜幼苗,选用挖掘工具的挖掘深度为10cm。
本方案中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92.2%,大大提高了南瓜中的发芽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旺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旺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0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