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0410.4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巍;薛富利;祝远程;张斌;李晨晨;张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18 | 分类号: | B63C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毕艳红 |
地址: | 441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节 水下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呼吸器按照功能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移动式,长管空气呼吸器,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但是这些呼吸器的供气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申请人为陈开明的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号ZL03234130.X中就公开了一种水下呼吸器,它是由两根塑料软管并列在一起,其中一根作进气管,另一根作出气管。软管伸出水面的一端连接在浮在水面的一个球体上,作为进气口和出气口。另一端在水下部分的两个端口各设一个单向阀门,且两个阀门反向安装自然形成一个进气阀门,另一个为出气阀门。将呼吸器嘴头衔在口里,人在水下面便可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气或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时呼吸远处的新鲜空气。
鉴于如上原因,有必要研究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以解决使用者吸气时难以调节呼吸器的吸气量的大小的问题。该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级减压呼吸装置,其包括可在第一方向上往复活动的膜瓣组件;可绕第一支点顺时针转动的上摇臂,其设置在所述膜瓣组件下方且与膜瓣组件接触;可绕第二支点逆时针转动的下摇臂,其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的下方且与上摇臂接触,所述下摇臂的下沿设置有凸起顶座;可在第二方向上往复移动的顶杆,其一端与所述凸起顶座连接,另一端与下述活塞连接;活塞,其通过弹簧顶压在进气口;和咬嘴,其通过所述活塞与所述进气口相通,并通过所述膜瓣组件与出气口相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背带、气瓶和减压阀,所述气瓶通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二级减压呼吸装置的进气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二级减压呼吸装置还包括壳体和鼻夹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膜瓣组件包括密封膜瓣和设置在密封膜瓣上的顶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使用者吸气时,由于二级减压装置的内外压差使膜瓣组件下压,膜瓣组件中的顶座同时下压顶住上摇臂上表面,致使上摇臂下沿压住下摇臂上沿,下摇臂下沿的凸起顶座顶住顶杆,顶杆克服弹簧的弹力将进气口上的活塞顶出,氧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咬嘴;当装置内外压强一致时,膜瓣组件回弹,弹簧将活塞顶回原位置以封闭所述进气口,停止供气;当嘴呼气时,由于内部的气压增大,膜瓣组件中的缝隙打开,呼出的气体由膜瓣组件中的缝隙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基本上与第二方向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水下呼吸装置会随着使用者呼吸频率及气体流量控制供气的大小,当使用者呼吸时,该装置的二级减压装置会随着呼气量的大小调整进气量。该装置在水下作业有较强的便利和安全性,特别对于初学者可减少氧气的消耗量,避免初次下水对使用者的不适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的二级减压呼吸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在将参考图1-2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该可自动调节的水下呼吸器包括二级减压呼吸装置4。该二级减压呼吸装置4可包括:可在第一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垂直方向)上往复活动的膜瓣组件13;可绕第一支点(例如如图2所示的左支点)顺时针转动的上摇臂11,其设置在所述膜瓣组件13下方且与膜瓣组件13接触;可绕第二支点(例如如图2所示的右支点)逆时针转动的下摇臂10,其设置在所述上摇臂11的下方且与上摇臂11接触,所述下摇臂10的下沿设置有凸起顶座9;可在第二方向上(例如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顶杆8,其一端与所述凸起顶座9连接,另一端与下述活塞7连接;活塞7,其通过弹簧6顶压在进气口;和咬嘴12,其通过所述活塞7与所述进气口相通,并通过所述膜瓣组件13与出气口相通。
可以理解的是,当吸气时,由于内部压力减小引起膜瓣组件13向下运动带动上摇臂、下摇臂向下转动,下摇臂下沿设置的凸起顶座带动顶杆将活塞推出进气口,氧气通过咬嘴进入口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0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光纤光栅全光纤衰减器
- 下一篇:电池封口成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