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1311.8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王毅;姜海东;王高明;丁蓓;江芸;余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4B24/18;C04B22/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增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磷肥副产品氟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配制的一种具有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混凝土增效剂。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80%以上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磷肥生产企业普遍使用湿法磷酸生产磷肥,在浓缩磷酸的过程中会逸出四氟化硅气体,这部分氟资源约占磷矿石总含氟量的38%~45%,由于长期以来未进行合理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氟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磷肥企业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
混凝土一直是建筑工程广泛使用的一种大宗人造材料,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出现预见性的材料能替代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其原材料资源需求量同时增大,特别是水泥的大量使用。在常规的环境下混凝土约有20%~30%的水泥水化反应不充分,只起到填充作用,不能发挥水泥强度,是混凝土应用中最大的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一种具有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混凝土增效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材料组分和各组分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优选上述的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或脂肪族减水剂中的一种;更优选聚羧酸减水剂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羧酸减水剂、烯丙基醚聚羧酸减水剂或酰胺-酰亚胺聚羧酸减水剂中的一种;更优选水溶性树脂磺酸盐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减水剂、磺化古码隆树脂减水剂或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减水剂中的一种;更优选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或木质素磺酸镁减水剂中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氟硅酸盐为氟硅酸盐镁、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钾中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早强剂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或甲酸钙中的一种。
将称取的各原料放在强制式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即得混凝土增效剂。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混凝土增效剂,由于采用了磷肥副产品氟硅酸盐为主要原料,所以本产品成品低、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发明的混凝土增效剂,掺量仅为胶凝材料的0.4%~0.6%,提高了水泥的利用率,使得混凝土减少了10%~15%的水泥用量,大幅度节约了混凝土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
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羧酸减水剂20%、氟硅酸钠8%、三乙醇胺4%,自来水68%;
步骤2:将称取的各原料放在强制式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即得混凝土增效剂。按胶凝材料质量的0.4%掺入混凝土中,标准养护7天、28天。
实施例2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
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减水剂25%、氟硅酸镁6%、三异丙醇胺3%,自来水66%;
步骤2:将称取的各原料放在强制式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即得混凝土增效剂。按胶凝材料质量的0.5%掺入混凝土中,标准养护7天、28天。
实施例3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
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30%、氟硅酸钾4%、甲酸钙2%,自来水64%;
步骤2:将称取的各原料放在强制式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即得混凝土增效剂。按胶凝材料质量的0.6%掺入混凝土中,标准养护7天、28天。
实例1~3 各项技术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微孔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污泥转化为建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