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路混合喷头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1580.4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朝明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路混合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领域需要混合喷淋的应用,例如液液混合,气液混合,但是现在的喷头大都属于单向喷淋,然后将两种混合物的喷头合并在在一起混合喷淋,这样不仅操作繁琐,成本也高、且属于先喷淋后混合,喷淋的混合均匀性无法保证,而且喷淋的量也无法适时的调整,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喷淋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路混合喷头,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盆友所存在的无法实现一体式混合喷淋、操作繁琐、成本高及喷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路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该喷头包括喷头体和喷头芯,喷头芯能拆卸的设置在喷头体内,喷头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或气的进入腔,另一端设置有喷出腔,在靠近喷出腔的位置设置有与喷出腔连通的混合腔;喷头芯设置在喷头体的芯腔内,喷头芯内设置有与进入腔连通的主气液通道,气液通道通过设置在喷头芯侧壁的喷孔与混合腔连通, 喷头芯的端头与喷出腔之间形成供混合后的物质喷出的喷出缝;在芯腔的旁边设置有与进入腔和混合腔连通的辅气液通道。
喷出腔侧壁是斜面的敞口喇叭状,喷头芯的端头侧壁为与喷出腔侧壁平行的斜面结构,喷头芯的端头与喷头体的喷出腔内壁形成斜向的喇叭状喷出缝,喷出缝为能使喷出物呈伞状喷出的结构。
喷出腔的斜面夹角H为30度。
喷头芯为调整时能沿着轴向移动、并通过其移动调整喷出缝大小的装置。
喷头芯通过螺纹璇拧在芯腔内。
优点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路混合喷头,该喷头包括喷头体和喷头芯,喷头芯能拆卸的设置在喷头体内,本发明将以往的多个喷头的形式整合为一个混合喷头,并在喷淋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喷淋的量,同时,喷淋的角度设置可以使得喷淋时雾化效果更好,喷淋的也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喷头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喷头芯的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路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该喷头包括喷头体1和喷头芯2,喷头芯2能拆卸的设置在喷头体1内,喷头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或气的进入腔3,另一端设置有喷出腔4,在靠近喷出腔4的位置设置有与喷出腔4连通的混合腔8;喷头芯2设置在喷头体1的芯腔5内,喷头芯2内设置有与进入腔3连通的主气液通道6,气液通道6通过设置在喷头芯2侧壁的喷孔7与混合腔8连通, 喷头芯2的端头10与喷出腔4之间形成供混合后的物质喷出的喷出缝9;在芯腔5的旁边设置有与进入腔3和混合腔8连通的辅气液通道11。
如图2所示,喷出腔4侧壁是斜面的敞口喇叭状,喷头芯2的端头10侧壁为与喷出腔4侧壁平行的斜面结构,喷头芯2的端头10与喷头体1的喷出腔4内壁形成斜向的喇叭状喷出缝9,喷出缝9为能使喷出物呈伞状喷出的结构。
喷出腔4的斜面夹角H为30度。这个角度可以很好的保证喷出物的均匀和雾化效果。
如图5所示,喷头芯2为调整时能沿着轴向移动、并通过其移动调整喷出缝9大小的装置。喷头芯2通过螺纹璇拧在腔5内。因为喷头芯2的端头10侧壁为与喷出腔4侧壁平行的斜面结构,所以在逐渐的璇拧过程中,端头10侧壁与喷出腔4侧壁之间的缝隙会随之变化,向内拧喷头芯2喷出缝9变小,向外拧喷头芯2喷出缝9则变大。
下面分别以液液混合,气气混合和气液混合为例来说明本申请:
液液混合:将其中一条液体输出管路接至进入腔3内并连接喷头芯2的主气液通道6,将另一路液体输出管路连接至进入腔3并接至喷头体1的辅气液通道11,然后旋拧喷头芯2,将喷出缝9调整至合适的大小,然后启动,这时,两路管里的液体就会在混合腔8内混合,然后通过喷出缝9经由喷出腔4喷出,因为喷出缝9为喇叭状,所以喷出的混合水呈伞状下落,这样一来即避免了混合物直接喷出对某些领域带来的弊端,因为直接喷淋可能会造成局部受冲击量和受冲击力过大,喷淋的也不均匀,而伞状喷淋则增大了喷淋的面积,喷淋的也均匀,同时增强了雾化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璇拧喷头芯2来调整喷出缝9的大小,进而控制喷淋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朝明,未经杨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且可拆分称重的自动灭菌砧板
- 下一篇:淘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