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丝绳卡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3160.X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元明 |
主分类号: | B65B13/22 | 分类号: | B65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卡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绳的拉牵、拉紧和连接紧固,是一种新式钢丝绳卡线器,适用于钢丝绳应用中的拉牵、拉紧及货物运输捆绑加固时,对钢丝绳的拉紧和连接紧固。
背景技术
在我国钢丝绳广泛使用在很多行业当中,有许多钢丝绳在使用时需要对钢丝绳进行拉牵、拉紧才能达到目的,特别是在货物运输时,使用钢丝绳对货物捆绑加固,钢丝绳必须拉紧后固定才能达到捆绑加固目的。目前,现用的钢丝绳拉牵、拉紧工具,普遍采用卡线器与紧线器配合使用,现有的卡线器结构普遍采用上下两块长条形凹型铁夹住钢丝绳,这种结构在拉力达到一定值时夹不住钢丝绳,无法达到拉牵、拉紧的强度要求,且使用不方便,捆绑紧固松散,货车在行驶中受冲击易产生货物移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卡线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钢丝绳卡线器,该钢丝绳卡线器不仅操作简单、经济实用,而且使用方便、快捷省力、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钢丝绳卡线器的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绳卡线器,是由锁壳、压轮、锁芯、弹簧、导向柱、挂钩、定位柱、手柄、挡绳板、小挡板及挂钩弹簧组成;其特征是,压轮放置在锁芯方孔内,压轮可以转动,导向柱穿过锁壳右侧板圆孔与锁芯链接,弹簧套在导向柱上,定位柱穿过锁壳上面长通孔与锁芯固定连接,手柄与锁壳上面立板连接,扳动手柄可使锁芯移动,挡绳板与锁壳左侧连接,可上下移动。其锁壳采用精密铸造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的锁壳呈长方形,内部是空心,一端有一对称的斜面,两端侧板有开口槽,右侧有一个在孔的连接头,上部有一立板。其锁芯呈梯形,中间是开口长形槽,斜面上有一个贯通的方形孔,孔内放置圆柱形压轮。
本发明钢丝绳卡线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扳动手柄使锁芯移动压轮张开,挂钩钧住定位柱,放入钢丝绳松开挂钩弹簧回弹使压轮压住钢丝绳,挡绳板挡住钢丝绳;受力时靠压轮沿斜面滚动压紧钢丝绳。在实际使用中,两只钢丝绳卡线器一只与成型产品手扳葫芦直接连接,另一只与手扳葫芦的链条连接,组成一套完整钢丝绳拉紧工具;两端钢丝绳卡线器分别夹住钢丝绳的两个端头,扳动手扳葫芦手柄拉紧钢丝绳,用钢丝绳锁(已申请发明专利)将钢丝绳两个端头固定连接,达到拉紧钢丝绳捆绑加固的作用。适用于钢丝绳应用中的拉牵、拉紧及货物运输捆绑加固时,对钢丝绳的拉紧和连接紧固。
其创新特点是,受力时钢丝绳卡线器靠压轮沿斜面滚动压紧钢丝绳,夹紧力强,且不损伤钢丝绳,达到拉紧钢丝绳的要求。
本发明与传统的卡线器比较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1.结构简单,拉紧强度大、更安全可靠。
2.使用更方便、快捷,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2图3是钢丝绳卡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图7是锁壳结构示意图。
图8图9图10图11是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钢丝绳卡线器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钢丝绳卡线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绳卡线器,2、手扳葫芦,3、钢丝绳
01.锁壳,02.压轮,03.锁芯,04.弹簧,05.导向柱,06.挂钩,07.定位柱,08.手柄,09.挡绳板,10.小挡板,11.挂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钢丝绳卡线器(1),是由锁壳(01)、压轮(02)、锁芯(03)、弹簧(04)、导向柱(05)、挂钩(06)、定位柱(07)、手柄(08)、挡绳板(09)、小挡板(10)及挂钩弹簧(11)组成。压轮(02)放置在锁芯(03)方孔内,压轮可以转动,导向柱(05)穿过锁壳(01)右侧板圆孔与锁芯链接,弹簧(04)套在导向柱(05)上,定位柱(07)穿过锁壳(01)上面长通孔与锁芯(03)固定连接,手柄(08)与锁壳上面立板连接,扳动手柄(08)可使锁芯(03)移动,挡绳板(09)与锁壳左侧连接,可上下移动。
在图4图5图6图7中,锁壳(01)呈长方形,内部是空心,一端有一对称的斜面,两端侧板有开口槽,右侧有一个在孔的连接头,上部有一立板。
在图8图9图10图11中,锁芯(03)呈梯形,中间是开口长形槽,斜面上有一个贯通的方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元明,未经郑元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浏览器窗口操作复现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号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