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虹鳟IFN-γ2在制备抗IHN病毒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3289.0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生;徐黎明;赵景壮;卢彤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8/21 | 分类号: | A61K38/21;A61K48/00;C12N15/70;C12N1/21;A61P31/14;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鳟 ifn 制备 ihn 病毒 产品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鳟IFN-γ2在制备抗IHN病毒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鱼类干扰素的研究热度逐年提高,而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一直是该项研究的焦点内容。较早的,2003年通过蚀斑减少实验,人工制备的大西洋鲑Ⅰ型干扰素α1亚类被证实具有抗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感染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斑马鱼、虹鳟、七带石斑鱼、草鱼被相继证实具备抵抗病毒复制的能力。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以制备的七带石斑鱼和草鱼干扰素注射鱼,能使其各自能够抵抗病毒的感染,这为人工制备的鱼类干扰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005年虹鳟γ干扰素被首次克隆,并证实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能够成功制备出具有活性的重组虹鳟γ干扰素,而2009年研究表明虹鳟γ干扰素有第二个亚型的存在(rtIFN-γ2),且其在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的初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tIFN-γ1。2011年研究者将虹鳟的IFN-γ和大西洋鲑的Ⅰ型干扰素α1亚类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FN-γ能够上调Mx蛋白、ISG15蛋白基因的表达,并很好的抑制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所导致的蚀斑形成,而与Ⅰ型干扰素α1亚类相比,IFN-γ能更为有效的诱导抗病毒蛋白GBP、干扰素调节转录因子、趋化因子IP-10的产生。因此,利用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的原核表达系统制备具有活性的虹鳟IFN-γ2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鱼类养殖行业的发展,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大和环境的变化,鱼类病害的发生越发频繁。鱼类干扰素作为天然的抗病毒制剂,为防治乃至根治鱼类病毒病指出了崭新的应用前景。我国鱼干扰素的人工制备已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发明专利有3项,其中虹鳟α干扰素制备及纯化的发明专利有1项(2012年),2013年我国学者也对虹鳟Ⅰ型干扰素(rtIFN3)进行了人工制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常引起鱼苗或幼鱼高死亡率,并能隐性感染,是目前我国虹鳟养殖业的威胁因素之一,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文献明确阐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对虹鳟干扰素的敏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rtIFN-γ2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rtIFN-γ2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在制备抑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rtIFN-γ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2。
上述应用中,所述抑制病毒为抑制病毒的活性;所述rtIFN-γ2蛋白来源于虹鳟。
上述应用中,所述rtIFN-γ2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上述应用中,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所述rtIFN-γ2编码基因插入表达载体得到的重组载体,所述表达载体具体为pET32a,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重组载体为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IFN-γ2基因插入载体pET32a的BamHI和HindIII酶切位点间得到的质粒。
上述应用中,所述产品为试剂盒或疫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的重组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载体,为将所述rtIFN-γ2编码基因插入表达载体得到的重组载体。
上述重组载体中,所述表达载体为pET32a。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的重组菌。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为将上述的重组载体导入宿主细胞,得到的重组菌。
上述的重组菌中,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
本发明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
本发明提供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其活性成分为rtIFN-γ2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或上述重组菌。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发现在rtIFN-γ2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0051μg/mL的rtIFN-γ2在CHSE-214细胞上对IHNV的抑制率为50%,并能显著抑制IHNV在CHSE-214细胞上蚀斑的形成,最终确定其抗IHNV的活性为6.63×106U/mg,本发明能够补充目前我国无抗IHNV有效制剂的现状,同时γ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可将rtIFN-γ2进一步开发为虹鳟鱼用的天然免疫增强剂或佐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