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3825.7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景忠峰;李泰余;杨君;韦明;姚春林;李玉萍;魏江伟;周丹;刘艺;李伟锋;刘亭;李宜林;张世勤;高贵斌;贾品元;郭亮;同松;朱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景忠峰;朱云翔;李泰余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漏失 双层 油管 隔离 循环 机构 | ||
1.一种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双层油管管串结构连通的两个相同的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分别为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
所述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包括同轴套设的不同管径的外管(4)、内管(5)和油管接箍,外管(4)和内管(5)之间形成双层油管环空(6),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油管接箍;双层油管环空(6)包括通过喇叭状接头(7)形成的封闭端(8)和连通端(9),所述喇叭状接头是空腔管体,其大端与外管的管壁端部密闭连接且其端部与外管端部相平齐,小端与内管密闭连接;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上套设有与其外壁紧贴的自封胶套(10),自封胶套(10)的两端设置有隔环(11),靠近封闭端的隔环侧部设置有限位套(12),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过流通道(13),限位套(12)下方的外管(4)管壁上设置有与过流通道(13)对应的通孔(14);
所述双层油管管串结构由数个依次连通的双层油管组成,每个双层油管的外管和内管管径与上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管径相同,其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箍,所述接箍包括管状的内管滑动接头(16)和外管接箍,所述外管接箍通过丝扣连接在外管外壁上部使相邻双层油管的外管连通,内管滑动接头(16)的外壁设置有止动环,止动环的外径大于内管内径,相邻双层油管的内管之间通过内管滑动接头连通,形成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
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的双层油管环空(6)的连通端(9)分别通过外管接箍(15)和内管滑动接头(16)连通位于双层油管管串顶端和底端的双层油管;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外管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的外管分别通过丝扣与外管接箍丝扣连接,其内管通过内管滑动接头(16)连接;内管滑动接头(1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上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2)和下双层油管隔离转向接头(3)的内管的内腔中与其内壁形成可密封滑动的活塞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防漏失双层油管隔离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油管管串结构中每个双层油管的内管通过对称设置在其外壁端部的内管挂箍(17)悬挂在外管管体的入口端;内管挂箍(17)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端部的丝扣上,在内管挂箍(17)上方设置有防止内管挂箍(17)脱扣的挂箍备帽(18),挂箍备帽(18)通过丝扣拧紧在内管外壁丝扣上;所述内管挂箍包括环形紧固件(20)和直角三角形悬挂件(21),直角三角悬挂件(21)的一个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20)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环形紧固件(20)的顶端相平齐,其斜边与外管的管体入口处内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景忠峰;朱云翔;李泰余,未经西安中孚凯宏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景忠峰;朱云翔;李泰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38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层气井的放喷修井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充电式安全电动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