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4310.9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0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解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自动化 采集 工业自动化设备 通讯网关 数据采集服务器 实时采集 实时数据 内存 存储 开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系统,其中,该采集方法包括:工业通讯网关,用于实时采集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数据;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向所述工业通讯网关请求所述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存储至内存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方案不能兼顾开发难度和使用成本等技术问题,从而在降低开发难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控制软件(后文简称“工控软件”)成为工业自动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应用中,工控软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与其他应用软件集成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从广义来讲工控软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库、人机界面等,其涵盖的内容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丰富,从单纯的控制走向与管理融为一体的工厂信息化。
当前的工控软件绝大多数是由各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在其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软硬件环境下开发的,是与自动化设备捆绑和专用的。在一个工厂中有各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自动化系统设备,如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为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System,简称为DCS)等,即使同类的自动化系统,设备制造厂商不同,其工控软件和内部通讯协议也不相同,往往一个部门需要同时了解和掌握几种本质或功能都基本相同的工控软件,这给用户购买、使用、维护上带来极大的不便,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和投资。
为了满足统一管理和综合信息化的需要,对不同厂家的不同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需求日趋强烈,此需求的核心是建立对自动化设备的数据采集框架,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自动化设备多厂家、多协议的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有:
方案一:数据采集框架直接与各自动化设备建链,并针对各个设备的通讯协议提供适配层,参见附图1(图1中的设备1、设备2、设备3···为自动化设备)。此方案的缺点是需要数据采集框架对每一种通信协议提供采集适配器,开发难度和工作量非常大,仅适用于规模较小、设备种类较少的场景,其中,在图1中,OPC为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简称为OLE),Modbus为Modicon(现为施耐德电气公司的一个品牌)公司提出的一种工业通信总线(bus)协议,仪表总线(Meter bus,简称为MBus),国际电工委员会104(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 104,简称为IEC104)规约,DLT645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645规约。
方案二:采用工业通讯网关解决多设备、多协议的问题,数据存储层采用实时数据库,参见附图2。
此方案的核心是引入了“工业通讯网关”和“实时数据库”,其中“工业通讯网关”负责解决多厂家多协议的采集,最终以单一主流协议(如用于过程控制的OLE,即OPC协议)对外部输出数据,“实时数据库”则作为采集客户端支持与“工业通讯网关”建链,并利用其高效的写操作将数据持久化。此方案的缺点在于:“实时数据库”成本较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方案不能兼顾开发难度和使用成本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动化数据的采集系统,包括:工业通讯网关,用于实时采集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数据;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向所述工业通讯网关请求所述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存储至内存中。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历史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4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阶段铆接
- 下一篇: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