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5035.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熙;刘康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61K36/9068;A61P1/14;A61P3/06;A61P9/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国家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姜汁 米酒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姜汁米酒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酒类饮料,通常我们见到的组合多数都是“姜汁酒酿蛋”。因为姜汁是暖性的食材,而甜酒也是比较温和的酒饮品;所以把姜汁和米酒组合起来就成为一种暖胃的好饮品。而在姜汁米酒中加入适量的益补材料,就能起到一定强生健体的作用。但是,如果单单在甜酒中混入姜汁其口味比较不容易被打中接受。为了能够使得姜汁米酒的营养更加的均和,口味更加柔顺,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也是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简单的混合只能是其口味单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可制成一种姜汁米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第一,取新鲜生姜,清洗后去皮榨汁;
第二,将龙眼干用温水浸泡,水温保持在75~85℃,浸泡时间为30~40分钟;
第三,将枸杞清洗,用75~85℃温水浸泡20~30分钟;
第四,将浸泡好的龙眼干和浸泡好的枸杞混合并加水粉碎,制成浆液;
第五,取新鲜山楂清洗、去核、榨汁,制成山楂汁;
第六,取甜酒酿,并将第四步所获得的浆液加入甜酒酿中混合均匀,将混合的液体置于蒸馏瓶中蒸馏,制成蒸馏液;
第七,在蒸馏液中混合第一步所制成的新鲜生姜汁和第五步中的山楂汁一起调匀便制成了姜汁米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在混合的基础上加上蒸馏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炼出萃取品的营养和味道,得到更纯的混合米酒液体;再添加姜汁和果汁可以使得口味更加醇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1包括: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第一,取新鲜生姜,清洗后去皮榨汁;
第二,将龙眼干用温水浸泡,水温保持在75℃,浸泡时间为30分钟;
第三,将枸杞清洗,用75℃温水浸泡20分钟;
第四,将浸泡好的11份龙眼干和浸泡好的枸杞7份混合并加水粉碎,制成浆液;
第五,取新鲜山楂清洗、去核、榨汁,制成山楂汁;
第六,取甜酒酿41份,并将第四步所获得的浆液加入甜酒酿中混合均匀,将混合的液体置于蒸馏瓶中蒸馏,制成蒸馏液;
第七,在蒸馏液中混合第一步所制成的新鲜生姜汁22份和第五步中的山楂汁19份一起调匀便制成了姜汁米酒。
其中添加的新鲜的姜汁能够驱寒祛湿,而龙眼干和枸杞能够清火补血,一定量的山楂汁不仅能够补充大量维生素而且能够降血脂,起到增强心脏功能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2包括:一种姜汁米酒的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第一,取新鲜生姜,清洗后去皮榨汁;
第二,将龙眼干用温水浸泡,水温保持在85℃,浸泡时间为40分钟;
第三,将枸杞清洗,用85℃温水浸泡30分钟;
第四,将浸泡好的龙眼干12份和浸泡好的枸杞8份混合并加水粉碎,制成浆液;
第五,取新鲜山楂清洗、去核、榨汁,制成山楂汁;
第六,取甜酒酿42份,并将第四步所获得的浆液加入甜酒酿中混合均匀,将混合的液体置于蒸馏瓶中蒸馏,制成蒸馏液;
第七,在蒸馏液中混合第一步所制成的新鲜生姜汁23份和第五步中的山楂汁15份一起调匀便制成了姜汁米酒。
整个工艺是在混合的基础上加上蒸馏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炼出萃取品的营养和味道,得到更纯的混合米酒液体;再添加姜汁和果汁可以使得口味更加醇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颉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