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5358.1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任红;苏家茹;李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炎 湿疹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皮肤病是有关皮肤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皮肤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者之间难分主次,通常是互相联系,协同作用。外因如化学制剂、化妆品、动物毒素、鱼虾、花粉、尘埃、日晒、搔抓等。内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的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等。心理因素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皮炎湿疹的发生还可能与饮食、生活规律、环境等有一定关系。
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本病的重要因素,与遗传有关,可随年龄的增长、环境改变而改变,神经因素如:过度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劳累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此外内分泌,代谢及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等也与发病有关系。
日光、湿热、干燥、搔抓、摩擦、化妆品、肥皂、皮毛、燃料、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也可诱发湿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配方,通过内服,治疗皮炎湿疹,药性温和,无毒副作用,见效迅速、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的治疗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知母2-3份、地黄8-10份、泽泻1-2份、白藓皮2-4份、牡丹皮2-3份、土茯苓1-2份、茵陈1-3份、龙胆1-3份、牛膝2-4份、盐车前子0.5-1份和赤芍1-2份。
作为优选,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知母2.5份、地黄9份、泽泻1份、白藓皮3份、牡丹皮2份、土茯苓1份、茵陈2份、龙胆2份、牛膝3份、盐车前子0.5份和赤芍1.5份。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研磨成粉,过800-1000目筛,服用时将过筛的药粉用开水融化,早晚吞服,7天为一个疗程。
药理分析: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临床常用药,不仅清肺火,又能清胃火,特别是清虚热、胃阴热等虚热症。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
泽泻:味甘;淡;性寒;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泽泻可能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但可能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实验表明,泽泻煎剂10g/kg和20g/kg给小鼠灌胃,连续5日,能减慢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速率,其廓清指数(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肝脏)重量无明显影响;同样剂量可使小鼠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主要为IgM)含量稍有降低,而对抗体IgG含量无明显影响.在抗原攻击前给小鼠泽泻煎剂10g/kg和20g/kg,连续5日,能显著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CB)引起的小鼠接触性皮炎(Ⅳ型变态反应),而抗原攻击后给药对DNCB所致之接触形皮炎及对SRBC所致之小鼠迟发型足垫肿胀均无明显影响。
白藓皮,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藓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藓和狭叶白藓的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研究,该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无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