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FDM符号同步位置搜索方法及其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5484.7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2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龙必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明波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fdm 符号 同步 位置 搜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FDM符号同步位置搜索方法,包括:首先利用P1符号相关结果,对P1符号相关值进行边沿检测,具体方法是:对相关值信号进行差分,然后进行移动平均;再对移动平均的输出信号的绝对值进行搜索,如果大于预定门限,继续搜索5760Samples。搜索到最大峰值,并根据其极性,给出两个同步候选点。最后用给出的这两个同步位置候选点,计算峰值噪声比,选择峰值噪声比大的同步候选点为最终的同步点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所述方法的OFDM符号同步装置。本发明在严重多径干扰信道下能降低P1符号同步误差,提高了P1符号检测和译码以及P2符号译码的性能,避免由P1符号同步误差大而导致系统性能劣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第二代欧洲地面数字电视(DVB-T2)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同步位置搜索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方法的OFDM符号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OFDM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作为欧洲的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VB-T2(“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Frame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broadcasting system(DVB-T2),”ETSI EN 302755),继承了第一代标准DVB-T的OFDM技术,其数据的基本单元称为T2帧。如图1所示为T2帧的结构图,每帧包含P1前导符号,P2前导符号以及紧随其后的数据符号。DVB-T2系统的P1符号同步是DVB-T2系统同步的第一步。P1符号每帧出现一次,并在每帧的起始部位,它标志着每个T2帧或每个FEF帧的开始。P1符号同步主要可以完成:
(1)接收机迅速确定接收到的是否是DVB-T2信号;
(2)确认当前帧是T2帧还是FEF帧;
(3)信令消息S1,S2译码,得到如FFT长度、可能GI组合等参数,方便后续模块接收处理;
(4)检测出并补偿初始载波频率偏差。
如图2所示为P1符号的构成图,P1符号包括三个部分:A部分,为1K的OFDM符号;C部分,由A部分的前542个采样点经过频移fSH得到;B部分,由A部分的后482个采样点经过频移得到。P1符号长度固定,不受FFT长度或GI长度影响。而且由于P1符号自身的结构特点,即P1符号的前端C部分和后端B部分分别由P1符号的A部分频移得到,这种经过频移的数据重复,可以使P1符号即便是在大频偏下也很容易被检测出来。
如图3所示,为通常接收机示意图。其包括P1符号检测(P1_DET),FFT窗口调整器,FFT,P1符号确认(P1_VALID)和P1符号译码器(P1_DEC)。其中,P1_DET计算输入P1符号的相关峰值;如果相关峰值大于预定门限,即表明P1符号的存在,接着在预定的范围内搜索最大相关峰值的位置,该位置即为P1符号同步位置。更进一步,根据所得到的最大相关峰值,估计出小数频率偏差,并进行频率补偿。根据P1符号同步位置,确定FFT窗口的起始,再进行FFT变换。由于P1符号在多个子载波中携带信息,P1_VALID识别输入符号是否符合载波分布。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的子载波分布与理想的CDS(Carrier-Distribution Sequence,载波分布序列)做相关计算,如果得到的相关值大于预定门限,表明确实存在P1符号。同时,根据输入信号的子载波序列和理想子载波序列的相对位置,计算出输入信号中的整数载波频率偏差。用此频率偏差对FFT后的信号进行频率补偿后,送入P1_DEC进行译码,最后得到P1符号所携带的信令消息S1和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明波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明波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